基金资助 | 第1-6页 |
缩略词说明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3页 |
摘要 | 第13-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41页 |
1 禽流感研究进展 | 第19-30页 |
·禽流感病原 | 第19-20页 |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 | 第20-21页 |
·禽流感流行的历史 | 第21-23页 |
·禽流感造成的危害 | 第23-24页 |
·禽流感对畜牧业的危害 | 第23-24页 |
·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 | 第24页 |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及其产生人流感流行毒株的潜力 | 第24-26页 |
·禽流感的传播 | 第26-28页 |
·禽流感的诊断方法 | 第28页 |
·防治 | 第28-30页 |
2 病毒气溶胶研究进展 | 第30-39页 |
·气溶胶的概念 | 第30页 |
·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传播 | 第30-34页 |
·畜禽舍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 | 第30-31页 |
·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及危害 | 第31-34页 |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原理及仪器 | 第34-35页 |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介质 | 第34页 |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原理及仪器 | 第34-35页 |
·病毒气溶胶的采样及检测 | 第35-38页 |
·病毒气溶胶的采样 | 第35-36页 |
·病毒气溶胶的检测 | 第36-38页 |
·微生物气溶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微生物气溶胶国内研究现状 | 第38页 |
·微生物气溶胶国外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9页 |
4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和体系结构 | 第39-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74页 |
第一部分 H9N2亚型AIV气溶胶的发生及其传播特性 | 第41-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材料 | 第41-43页 |
·禽流感病毒 | 第41页 |
·标准阳性血清 | 第41-42页 |
·SPF鸡和鸡胚 | 第42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4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AIV气溶胶传染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病毒ELD_(50)的测定 | 第43页 |
·实验鸡人工接种感染AIV | 第43-44页 |
·隔离器A中气载AIV浓度的测定 | 第44-45页 |
·空气样品的收集 | 第44页 |
·细胞培养及血凝抑制试验 | 第44页 |
·RT-PCR | 第44-45页 |
·空斑计数法检测空气样品中AIV的浓度 | 第45页 |
·实验鸡排毒检测 | 第45页 |
·样品收集 | 第45页 |
·棉拭子样品中病毒的检测 | 第45页 |
·血清中AIV抗体水平的测定 | 第45-46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隔离器A中AIV气溶胶发生及浓度 | 第46页 |
·实验鸡排毒检测 | 第46-47页 |
·血清中AIV抗体水平的测定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二部分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同感染途径感染剂量的测量 | 第50-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材料 | 第50-52页 |
·禽流感病毒 | 第50页 |
·标准阳性血清 | 第50页 |
·SPF鸡和鸡胚 | 第50-51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5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种毒培养扩增 | 第52页 |
·病毒浓度的测定 | 第52页 |
·预实验 | 第52页 |
·气溶胶感染 | 第52-53页 |
·滴鼻感染 | 第53页 |
·消化道感染 | 第53页 |
·动物饲养 | 第53页 |
·SPF鸡感染情况的检测 | 第53-54页 |
·临床观察 | 第54页 |
·病死鸡中AIV的检测 | 第54页 |
·计算半数感染剂量(ID_(50))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病毒浓度滴定结果 | 第54页 |
·AIV气溶胶感染SPF鸡结果 | 第54-56页 |
·气溶胶吸入剂量的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SPF鸡气溶胶感染结果 | 第55-56页 |
·AIV滴鼻感染SPF鸡结果 | 第56页 |
·AIV消化道感染SPF鸡结果 | 第56页 |
·临床观察结果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三部分 H9N2亚型AIV气溶胶感染对SPF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59-6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9-62页 |
·材料 | 第59-60页 |
·禽流感病毒 | 第59页 |
·标准阳性血清 | 第59-60页 |
·SPF鸡和鸡胚 | 第60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6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0页 |
·方法 | 第60-62页 |
·病毒ELD_(50)的检测 | 第60-61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61页 |
·人工感染试验 | 第61页 |
·免疫接种 | 第61页 |
·抗体检测 | 第61-62页 |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 第62页 |
·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62页 |
·取样 | 第62页 |
·病理切片制备 | 第62页 |
·动物饲养 | 第6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AIV感染对鸡血清中NDV-Ab、IBDV-Ab滴度的影响 | 第62页 |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 第62-64页 |
·AIV感染后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64-66页 |
·AIV感染后SPF鸡体重的变化 | 第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四部分 鸡舍环境H9亚型AIV气溶胶的检测 | 第68-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2页 |
·材料 | 第68-70页 |
·实验鸡舍 | 第68页 |
·SPF鸡胚和不同日龄SPF鸡 | 第68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68-6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9-70页 |
·方法 | 第70-72页 |
·鸡舍内空气样品的采集 | 第70页 |
·棉拭子样品的采集 | 第70页 |
·样品处理 | 第70-71页 |
·荧光RT-PCR检测样品中的AIV | 第71-72页 |
·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3页 |
附图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