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10-18页 |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探讨 | 第10页 |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的认识 | 第10-11页 |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治则的认识 | 第12-13页 |
·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 | 第13-18页 |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 第18-24页 |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 第18-21页 |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 | 第21-24页 |
临床研究 | 第24-3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4-26页 |
·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5页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25-26页 |
·不良事件 | 第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病例来源与分组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观测指标 | 第27-30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3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0页 |
3. 结果 | 第30-33页 |
·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比较 | 第30-31页 |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31页 |
·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比较 | 第31-32页 |
·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 | 第32页 |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A1c比较 | 第32页 |
·治疗前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 | 第32-33页 |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第33页 |
4 安全性观测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42页 |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34页 |
2 立法原则 | 第34-35页 |
3 方药分析及药理 | 第35-38页 |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 第38-39页 |
5 糖肾康饮疗效分析 | 第39-40页 |
·糖肾康饮治疗早期疗效分析 | 第39页 |
·糖肾康饮治疗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第39页 |
·糖肾康饮对尿微量蛋白的作用 | 第39页 |
·糖肾康饮对糖代谢的影响 | 第39-40页 |
·糖肾康饮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第40页 |
6 展望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