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基于4G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4G 及移动图书馆概述第15-26页
 第一节 4G 概述第15-19页
  一、 4G 概念第15页
  二、 4G 特点第15-18页
  三、 4G 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页
  四、 4G 与 3G 的区别第18-19页
 第二节 移动图书馆概述第19-24页
  一、 移动图书馆概念第19-20页
  二、 移动图书馆特点第20-21页
  三、 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一)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二)移动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4页
 第三节 基于 4G 的移动图书馆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4G 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要素分析第26-37页
 第一节 用户需求分析第26-33页
  一、 用户需求特点第26-30页
   (一)用户需求多元化第26页
   (二)用户信息资源集成化第26-27页
   (三)用户信息需求实效性第27页
   (四)用户信息需求专业化第27页
   (五)用户信息需求个性化第27-28页
   (六)多语言环境第28-29页
   (七)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常规化第29页
   (八)用户潜在需求分析第29-30页
  二、 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第30-32页
  三、 用户需求的关键因素第32-33页
 第二节 移动终端设备多样化分析第33页
 第三节 安全性分析第33-34页
 第四节 服务界面及用户操作分析第34-36页
  一、 平台间平衡第35页
  二、 分辨率的兼容性第35页
  三、 浏览器框架的选择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4G 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第37-45页
 第一节 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总体框架模型第37-38页
  一、 基础数据管理层第37-38页
  二、 应用管理层第38页
  三、 用户访问层第38页
 第二节 服务平台管理维护特征第38-39页
 第三节 4G 下移动图书馆服务流程第39-44页
  一、 网络安全控制第39-41页
   (一)网络安全技术第39-40页
   (二)网络安全管理第40-41页
  二、 用户个性化服务第41页
  三、 交互式服务第41-42页
   (一)人机交互平台第41-42页
   (二)用户交互平台第42页
  四、 应用软件工具集第42页
  五、 云储存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4G 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的主要措施第45-60页
 第一节 解决移动终端下资源安全与访问限制问题第45-47页
  一、 密钥机制第45-46页
  二、 虚拟专用网第46-47页
 第二节 建立多种格式移动阅读第47-50页
  一、 期刊电子阅读格式的选择第47-48页
   (一)PDF 格式第48页
   (二)CAJ 格式第48页
  二、 图书电子阅读格式的选择第48-50页
   (一)TXT 格式第48-49页
   (二)JAR 格式第49页
   (三)EXE 格式第49页
   (四)图谱/画册类电子阅读格式的选择第49-50页
 第三节 网页内嵌构架式阅读器第50页
 第四节 流媒体文件格式的选择第50-54页
  一、 HTML5 Video第51-54页
   (一)OGG 格式第51-52页
   (二)MPEG4 格式第52-54页
  二、 Flash Video(FLV)格式第54页
 第五节 实时交互式服务的创建第54-56页
  一、 即时通讯第54-55页
  二、 博客(Blog)第55-56页
  三、 论坛(bbs)第56页
 第六节 移动图书馆在线支付平台第56-57页
 第七节 云储存服务的构建第57-59页
  一、 云储存平台下的检索服务第57-58页
  二、 云储存平台下的用户服务第58-59页
   (一)用户的云储存服务的解决方案第58页
   (二)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虚拟机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第60-61页
 第一节 全文总结第60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2O2氧化苯乙烯合成环氧苯乙烷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图书馆微博的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