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6页 |
| 第一章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的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结构及聚结原理 | 第16页 |
|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模型建立 | 第16-22页 |
| ·模型假设 | 第16-17页 |
| ·油滴在流场中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 ·油滴在流场中运动分析 | 第18-19页 |
| ·临界粒径 | 第19-20页 |
| ·聚结时间 | 第20-21页 |
| ·油滴破裂与聚结 | 第21-22页 |
| ·气浮对螺旋聚结器作用 | 第22-24页 |
| ·气泡与油滴的碰撞机理 | 第22-23页 |
| ·气泡与油滴碰撞效率 | 第23页 |
| ·离心力场强度对油滴临界粒径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气泡粒径对油滴聚结临界粒径的影响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26-33页 |
| ·物理模型建立 | 第26页 |
| ·操作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27-32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 ·求解器的选择 | 第28页 |
| ·湍流模型的选取 | 第28页 |
| ·离散格式的选取 | 第28页 |
|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的确定 | 第28页 |
| ·网格划分 | 第28-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48页 |
|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初始模型选择 | 第33-35页 |
| ·模型的选择 | 第33页 |
| ·速度的选择 | 第33-34页 |
| ·放置方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 ·对处理液聚结的效果 | 第35页 |
| ·结构参数的优化 | 第35-40页 |
| ·回转半径选择 | 第35-36页 |
| ·回转圈数的选择 | 第36-38页 |
| ·螺旋管管径的选择 | 第38-39页 |
| ·螺旋管螺距的选择 | 第39-40页 |
| ·优化后对处理液聚结效果 | 第40页 |
| ·气浮聚结技术 | 第40-43页 |
| ·气体粒径对聚结的影响 | 第40-42页 |
| ·气体含量对聚结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速度分布规律 | 第43-45页 |
| ·压力场分布规律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气浮式螺旋管聚结器实验研究 | 第48-58页 |
| ·实验目的 | 第48页 |
| ·实验方案 | 第48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48-49页 |
| ·实验装置组成 | 第49-5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 ·流量对聚结效果和压力降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回转半径对聚结效果和压力降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回转圈数对聚结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气体含量对聚结效率的影响 | 第55页 |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55-57页 |
| ·聚结效率的比较 | 第55-56页 |
| ·压力降的对比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详细摘要 | 第64-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