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 阿特拉津简介 | 第9页 |
2 阿特拉津的危害 | 第9-10页 |
3 阿特拉津的检测方法 | 第10页 |
4 SPR的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5 SPR传感器的类型 | 第12页 |
6 SPR检测阿特拉津的识别分子种类及检测方法 | 第12-18页 |
·SPR检测阿特拉津的识别分子种类 | 第13-15页 |
·抗体 | 第13页 |
·信使核糖核酸(mRNA) | 第13-14页 |
·光合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s,RCs) | 第14-15页 |
·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竞争法 | 第15-16页 |
·三明治夹心法 | 第16-17页 |
·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 | 第17-18页 |
7 SPR检测阿特拉津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8 SPR检测阿特拉津的发展前景 | 第19页 |
9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改良竞争法SPR检测农产品中的阿特拉津 | 第2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材料 | 第22页 |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氨基化阿特拉津的制备 | 第22-23页 |
·氨基化阿特拉津在SPR传感器芯片表面的组装 | 第23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3-24页 |
·农产品样品的预处理、检测和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氨基化阿特拉津在传感器表面的组装 | 第24-25页 |
·最佳抗体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阿特拉津单次检测的再生 | 第25-26页 |
·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农产品样品检测与加标回收率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修饰SPR传感膜检测阿特拉津 | 第29-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主要材料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1页 |
·金纳米粒子修饰SPR传感膜直接检测阿特拉津 | 第31-32页 |
·玉米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玉米样品的检测和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AuNPs的表征 | 第32-33页 |
·金纳米粒子组装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阿特拉津单克隆抗体固定的最佳浓度 | 第34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4-35页 |
·玉米样品的检测和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磁纳米粒子修饰SPR传感膜的两种方法检测农产品中的阿特拉津 | 第37-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主要材料 | 第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0页 |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SPR传感膜的直接检测法 | 第38-39页 |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SPR传感膜竞争免疫检测法 | 第39页 |
·农产品样品的预处理、检测和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磁性纳米粒子的组装 | 第40-41页 |
·两种免疫检测法的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农产品样品的检测与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SPR裸金芯片的三种再生方法研究 | 第44-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主要材料 | 第4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方法 | 第45-46页 |
·SPR裸金芯片的三种再生方法 | 第45页 |
·肉眼检测三种再生方法的效果 | 第45页 |
·SPR检测三种再生方法的效果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肉眼检测法 | 第46页 |
·SPR检测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49-5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中英缩略对照表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