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页 |
第一章 表现性思维的界定 | 第6-7页 |
1、表现性思维的含义 | 第6页 |
2、表现性思维的特征 | 第6-7页 |
(1) 表现性思维的对象特征 | 第6页 |
(2) 表现性思维的手段特征 | 第6-7页 |
(3) 表现性思维的美学特征 | 第7页 |
(4) 表现性思维与表演学上“体验派”和“表现派”的关系 | 第7页 |
第二章 表现性思维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1、适应现代话剧创作和大众审美多元化的需要 | 第7-8页 |
2、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特性,促进话剧艺术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第三章 对启发和培养演员表现性思维的几点思考 | 第8-10页 |
1、增强演员对空间的认识,感知和表现能力 | 第8页 |
2、强化对抽象事物的想象思维训练 | 第8-9页 |
3、增强对演员的表现力训练,特别是注重形体,声音和心灵有机结合的训练 | 第9-10页 |
结论 | 第10-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2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3页 |
鸣谢 |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