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1 前言 | 第16-32页 |
·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问题 | 第16-18页 |
·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研究概述 | 第18-26页 |
·花粉囊蜡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页 |
·绒毡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胼胝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页 |
·花粉外壁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花药开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3页 |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其他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MS5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EPSPS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2页 |
2 水稻MS5同源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 第32-72页 |
·水稻3个MS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水稻CDNA的合成 | 第34页 |
·水稻MS5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34-36页 |
·碱裂解法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 | 第36-37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水稻总RNA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水稻CDNA合成结果 | 第38-39页 |
·水稻3个MS5同源基因的扩增 | 第39页 |
·水稻3个MS5基因的T克隆的验证 | 第39-40页 |
·水稻3个MS5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3个MS5同源基因的RNAI导致水稻败育 | 第45-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2页 |
·供试材料 | 第45页 |
·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RNAI载体的导入农杆菌 | 第46-47页 |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 第47页 |
·干扰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47-48页 |
·干扰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鉴定 | 第48-51页 |
·半定量RT-PCR对RNAI干扰转基因水稻进行表达模式分析 | 第51-52页 |
·RNAI干扰转基因水稻后代的育性调查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水稻3个MS5基因RNAI干扰片段的克隆 | 第52-53页 |
·农杆菌转化子的正确性检验 | 第53-54页 |
·水稻的遗传转化 | 第54页 |
·PCR鉴定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 | 第54-55页 |
·干扰表达的转基因植株SOUTHERN分析 | 第55-57页 |
·水稻MS5同源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7-59页 |
·水稻3个MS5基因干扰表达表型图 | 第59页 |
·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花粉育性 | 第59-60页 |
·扫描电镜观察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的不育花粉表型 | 第60-61页 |
·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结实率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水稻3个MS5同源基因的超量表达研究 | 第64-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供试材料 | 第64页 |
·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4页 |
·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 | 第64页 |
·杆菌介导将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载体转入水稻 | 第64页 |
·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的检测 | 第64-65页 |
·水稻3个MS5同源基因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65页 |
·水稻3个MS5同源基因的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水稻MS5同源基因超表达重组子的酶切及测序鉴定 | 第65-66页 |
·菌液PCR鉴定农杆菌转化子 | 第66-67页 |
·农杆菌介导将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载体转化水稻 | 第67页 |
·PCR超表达转基因水稻 | 第67页 |
·亚细胞定位预测及观察 | 第67-70页 |
·3个水稻MS5基因超量表达转基因水稻的表型观察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3 红麻MS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72-86页 |
·红麻MS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2-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供试材料 | 第72页 |
·试剂 | 第72页 |
·红麻RNA的提取 | 第72-73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73页 |
·红麻MS5基因的3'RACE克隆与鉴定 | 第73-74页 |
·红麻HCMS5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74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红麻MS5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R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74-75页 |
·红麻MS5基因的3'RACE克隆 | 第75-76页 |
·红麻MS5基因的2种转录本CDNA序列分析 | 第76-77页 |
·红麻MS5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77-78页 |
·红麻MS5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红麻HCMS5基因在水稻上的异位表达研究 | 第81-86页 |
·供试材料 | 第81页 |
·红麻HCMS5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1页 |
·水稻MS5基因超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 | 第81页 |
·杆菌介导将红麻HCMS5基因超表达载体转入水稻 | 第81页 |
·红麻HCMS5基因的转基因水稻鉴定 | 第81页 |
·红麻HCMS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81页 |
·红麻HCMS5基因的在水稻中异位表达的表型观察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6页 |
·红麻HCMS5基因超表达重组子的酶切及测序鉴定 | 第81-82页 |
·农杆菌转化的菌液PCR鉴定 | 第82-83页 |
·PCR鉴定红麻HCMS5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 | 第83页 |
·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83-85页 |
·红麻HCMS5在水稻中的异位表达表型观察 | 第85-86页 |
4 烟草TOBEPSPSI基因在水稻中超表达的草甘膦抗性效应 | 第86-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89页 |
·供试材料 | 第87页 |
·所用试剂 | 第87页 |
·烟草总RNA的提取 | 第87页 |
·烟草CDNA的合成 | 第87页 |
·烟草TOBEPSPSⅠ基因的T克隆 | 第87-88页 |
·烟草TOB-EPSPSⅠ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8页 |
·TOB-EPSPSI重组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88页 |
·农杆菌介导将烟草TOB-EPSPS1基因导入水稻 | 第88页 |
·TOB-EPSPS转基因水稻的检测 | 第88页 |
·TOB-EPSPS1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的草甘膦抗性 | 第88-8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9-94页 |
·TOB-EPSPSI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 第89-90页 |
·PCAMBIA1301-TOB-EPSPS1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0页 |
·PCAMBIA1301-TOB-EPSPS#定性检测 | 第90-91页 |
·抗草甘膦TOBEPSPS1转基因水稻的阳性检测 | 第91页 |
·EPSPS转基因水稻对草甘膦的抗性实验结果 | 第91-94页 |
·讨论 | 第94-95页 |
5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95-99页 |
·全文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95-98页 |
·MS5基因是维持植物雄性正常育性的重要基因 | 第95页 |
·水稻3个MS5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 第95-96页 |
·红麻MS5基因的克隆及多转录本现象 | 第96-97页 |
·水稻红麻MS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97页 |
·水稻红麻MS5基因的超量表达研究 | 第97页 |
·TOBEPSPS1对水稻的草甘膦抗性效应 | 第97-98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8页 |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附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