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0 引言 | 第6-8页 |
|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7-8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8页 |
| ·历史考察法 | 第8页 |
| ·比较法 | 第8页 |
| 1 南高师体育专业教育产生的历史渊源 | 第8-11页 |
|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学校体育 | 第8-10页 |
| ·教会学校中的学校体育 | 第10-11页 |
| 2 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师体育专业教育的产生 | 第11-15页 |
| ·三(两)江师范学堂——南高师体育专业教育的孕育时期 | 第11-13页 |
| ·南高师——中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正式出现 | 第13-15页 |
| 3 从国立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南高师体育”的兴起时期 | 第15-29页 |
| ·国立东南大学的体育专业教育 | 第15-20页 |
| ·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 ·国立东南大学主要的体育思想及对我国近代体育的贡献 | 第17-20页 |
| ·国立中央大学的体育专业教育 | 第20-29页 |
| ·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 ·中央大学的主要体育思想 | 第22-25页 |
| ·同时期国内其它的主要体育思想 | 第25-27页 |
| ·中大体育的历史贡献 | 第27-29页 |
| 4 “南高师体育”的另一主脉——金陵女子大学 | 第29-34页 |
| ·学校发展概况 | 第29-30页 |
| ·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概述 | 第30-31页 |
| ·金女大主要的体育思想 | 第31-33页 |
| ·女性本位的体育思想 | 第31-32页 |
| ·教育化的体育思想 | 第32页 |
| ·女子体育普及化的思想 | 第32-33页 |
| ·金陵女子大学体育专业教育的社会历史意义 | 第33-34页 |
| ·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 第33页 |
| ·培养中国早期的女子体育专业人才 | 第33-34页 |
| ·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第34页 |
| 5 解放后“南高师体育”的发展 | 第34-37页 |
| ·华东体育学院的组建 | 第35页 |
|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成立与发展 | 第35-37页 |
| 6 结论 | 第37-39页 |
| 附录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