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

滇西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研究背景与进展第11-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8页
   ·创新点第18-19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19-23页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19页
   ·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第19-23页
     ·宗教信仰和神山传统文化下对森林的利用第19-20页
     ·高山亚高山草地的利用与管理第20-21页
     ·农业生产活动第21-23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9页
   ·样地选取与设置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土壤基本理化特性的测定第25页
     ·土壤有机碳储量第25页
     ·碳排放通量的测定第25-26页
     ·生态因子的测定第2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9-49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29-32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第32-38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温度与容积含水量季节变化第32-34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第34-35页
     ·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第35-36页
     ·亚高山草甸与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组分及其所占比例第36-38页
   ·碳排放的日变化特征第38-41页
     ·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第38-39页
     ·常年放牧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第39-40页
     ·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和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第40-4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第41-45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容重第41-42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第42-43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密度第43-44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第44-45页
   ·土壤温度、水分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45-47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47-49页
5 讨论第49-6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49-50页
     ·草甸土壤的养分积累效应第49页
     ·草甸不同管理措施(放牧与围封)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49-50页
     ·林地与灌丛地土壤养分的相似性第50页
     ·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第50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比较第50-5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第51-53页
   ·土壤温度、水分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53-55页
     ·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53-54页
     ·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54页
     ·土壤温度、水分的协同效应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54-55页
   ·森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第55页
   ·生态系统呼吸的组分及其所占比例第55-56页
   ·放牧与管理对草甸碳排放的影响第56-58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58-61页
6 结论第61-65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6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排放季节变化与日变化特征第61-62页
   ·地上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及生态系统呼吸的组分与比例第62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储量第62页
   ·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双版纳地区水稻田CH4、CO2和N2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土壤简单糖类和氨基酸研究--地上凋落物、地下碳输入和植物养分吸收对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