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职贡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皇清职贡图》的历史源流 | 第6-7页 |
二、《皇清职贡图》的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皇清职贡图》的基本情况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皇清职贡图》的绘制 | 第11-19页 |
一、绘制背景 | 第11页 |
二、编绘过程 | 第11-19页 |
第二节 《皇清职贡图》的版本与收藏 | 第19-26页 |
一、正本 | 第19-22页 |
二、副本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皇清职贡图》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 第27-67页 |
第一节 《皇清职贡图》的特点 | 第27-31页 |
一、图文并茂、相映成趣 | 第28页 |
二、以地为次、编排有序 | 第28-30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皇清职贡图》的主要内容 | 第31-66页 |
一、图像 | 第31-35页 |
二、图说 | 第3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皇清职贡图》的价值 | 第67-92页 |
第一节 语言学价值 | 第67-72页 |
一、元音转换现象 | 第67-69页 |
二、辅音转换现象 | 第69-71页 |
三、词语借用现象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民俗学价值 | 第72-90页 |
一、物质民俗研究价值 | 第74-81页 |
二、精神民俗研究价值 | 第81-85页 |
三、社会民俗研究价值 | 第85-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语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