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导言 | 第17-40页 |
第一节 女性发展问题的提出 | 第17-24页 |
一、历史上,"人"的发展中"女性"发展的被遗弃 | 第17-18页 |
二、女性解放运动:踏上寻求女性发展的征程 | 第18-21页 |
三、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中"女性发展"的凸显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24-40页 |
一、女性发展研究现状 | 第24-35页 |
二、不足及本文的超越 | 第35-39页 |
三、女性发展研究之意义 | 第39-40页 |
第一章 百年历史:"男女平等"立法上的实现 | 第40-51页 |
第一节 "男女平等"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核心目标 | 第40-47页 |
第二节 "男女平等"立法上的实现 | 第47-51页 |
第二章 百年历史:女性广泛而艰难的社会参与 | 第51-96页 |
第一节 女性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52-60页 |
一、建国前女性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52-54页 |
二、建国后女性教育的实质性发展 | 第54-56页 |
三、当前教育中的性别差距问题 | 第56-60页 |
第二节 女性就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60-83页 |
一、建国前女性就业的缓慢进展 | 第60-63页 |
二、建国后女性就业的实质性进展 | 第63-69页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9-83页 |
第三节 女性参政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83-96页 |
一、建国前女性参政的初步开展 | 第83-87页 |
二、建国后女性参政的实质性进展 | 第87-92页 |
三、当前女性参政存在的问题 | 第92-96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状况的澄明 | 第96-119页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女性发展成就非凡 | 第97-101页 |
第二节 当下中国女性发展问题叠出 | 第101-119页 |
一、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 | 第101-104页 |
二、女性社会参与的"被边缘化" | 第104-108页 |
三、社会参与之后的角色冲突与困惑 | 第108-114页 |
四、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已觉醒,但女性"自觉自为"的发展尚需时日 | 第114-119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119-163页 |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是女性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第120-133页 |
一、女性受压迫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第120-128页 |
二、女性解放的提出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 第128-130页 |
三、生产力的发展使两性因"生理差异"而产生的差距日趋缩小 | 第130-132页 |
四、当前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是制约女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社会性别分工是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直接经济根源 | 第133-150页 |
一、劳动性别分工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 | 第133-134页 |
二、社会性别分工是一种等级分工 | 第134-140页 |
三、传统社会性别分工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再现 | 第140-142页 |
四、等级化社会性别分工严重制约女性发展 | 第142-150页 |
第三节 封建父权文化是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滋生的土壤 | 第150-163页 |
一、文化是父权统治的有效社会机制之一 | 第150-151页 |
二、中国"男尊女卑"封建父权文化对女性发展的全面抑制 | 第151-159页 |
三、封建父权文化在当下的延续是阻碍中国女性发展的文化壁垒 | 第159-163页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实现 | 第163-179页 |
第一节 促进女性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 第163-175页 |
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女性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63-166页 |
二、社会性别分工的平等化是女性发展的先决条件 | 第166-171页 |
三、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是女性发展的关键 | 第171-175页 |
第二节 女性发展的展望 | 第175-179页 |
一、女性发展、男性发展与人类发展 | 第175-176页 |
二、女性文化引领人类走出困境 | 第176-179页 |
结束语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2页 |
致谢 | 第192-19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4-19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