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小英雄形象传播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红色儿童经典与小英雄形象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小英雄形象的传播特点 | 第14-17页 |
第三节 小英雄形象的传播环境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小英雄形象的传受分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传者:原传者与继传者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受者:作为"公众"的受众与作为"满足群组"的受众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儿童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文字·镜头·舞台——小英雄形象传播的媒介选择 | 第29-44页 |
第一节 偏倚时间的印刷媒介 | 第29-34页 |
第二节 偏倚空间的影视媒介 | 第34-40页 |
第三节 设施媒介 | 第40-44页 |
第四章 小英雄形象的传播策略 | 第44-52页 |
第一节 进入媒体"议程设置"的小英雄 | 第44-49页 |
第二节 基于"涵化"理论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小英雄形象传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第52-60页 |
第一节 由形象成人化到"儿童本位" | 第52-54页 |
第二节 由传统媒介到新媒介 | 第54-56页 |
第三节 由过度解构到适度改编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