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论 | 第9-13页 |
一、弗莱"神话——原型"批评思想的逻辑体系 | 第13-27页 |
·文学与文化——文学原型论 | 第14-20页 |
·原型的含义 | 第14-16页 |
·原型的分类 | 第16-18页 |
·原型的特征 | 第18-20页 |
·文学与自然——文学循环论 | 第20-24页 |
·循环的发生机制:模仿自然 | 第20-22页 |
·文学的循环机理:与自然循环的对应 | 第22-24页 |
·文学与传统——文学整体观 | 第24-27页 |
二、弗莱"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中的古典诗歌 | 第27-50页 |
·"文学原型"与诗歌的诗性隐喻 | 第28-33页 |
·原型的生成与意象的新变 | 第28-31页 |
·原型的象征与意境的构建 | 第31-33页 |
·"文学循环"与诗歌的演进规律 | 第33-38页 |
·"文学整体"与诗歌的原型程式 | 第38-50页 |
·"联想的节奏"中的诗歌韵律 | 第38-40页 |
·起承转合的诗歌模式 | 第40-42页 |
·崇尚传统的诗歌用典 | 第42-47页 |
·寄兴抒情的诗歌仪式 | 第47-50页 |
三、弗莱"神话—原型"批评对中国古典诗歌阐释的意义和功能 | 第50-58页 |
·弗莱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阐释的意义 | 第50-52页 |
·弗莱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阐释的功能 | 第52-58页 |
·宏观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脉络 | 第52-53页 |
·感性显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精神 | 第53-55页 |
·深刻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原型 | 第55-58页 |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