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2-34页 |
·定位-配给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车辆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 | 第28-34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评述 | 第34-3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35-3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37-39页 |
第2章 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策略与分析方法 | 第39-53页 |
·一体化物流 | 第39-43页 |
·物流 | 第40页 |
·垂直一体化物流 | 第40-41页 |
·水平一体化物流 | 第41-42页 |
·物流网络 | 第42页 |
·运输 | 第42页 |
·物流节点 | 第42-43页 |
·一体化物流网络 | 第43-45页 |
·供应链物流网络 | 第43-44页 |
·水平一体化物流网络 | 第44-45页 |
·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策略 | 第45-47页 |
·客户服务目标 | 第45页 |
·设施选址策略 | 第45-46页 |
·库存决策策略 | 第46页 |
·运输决策策略 | 第46页 |
·确定性需求下的集成定位-运输路线安排策略 | 第46-47页 |
·不确定性需求下的集成定位-运输路线安排-库存控制策略 | 第47页 |
·物流网络布局的成本因素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客户需求的反应时间与设施数量的关系 | 第48页 |
·设施数量对库存成本的影响 | 第48页 |
·设施数量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 第48-49页 |
·设施数量对设施成本的影响 | 第49页 |
·运输批量对库存成本的影响 | 第49-50页 |
·物流网络布局的原则 | 第50-52页 |
·总成本原则 | 第50-51页 |
·多样化分拨原则 | 第51页 |
·规模经济运输原则 | 第51-52页 |
·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的优化方法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单级物流网络中CLRIP 研究 | 第53-67页 |
·CLRIP 问题的描述 | 第53-54页 |
·单级多仓库物流网络 | 第54-55页 |
·模糊理论 | 第55页 |
·三角模糊数 | 第55页 |
·三角模糊数的运算 | 第55页 |
·单时期的模糊需求存贮模型 | 第55-57页 |
·解模糊化 | 第57-59页 |
·单级多仓库物流系统的CLRIP 模型 | 第59-60页 |
·假设条件 | 第59页 |
·模型参数 | 第59-60页 |
·决策变量 | 第6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模型求解的启发式算法 | 第61-64页 |
·初始解的求解过程 | 第61-63页 |
·改进解的求解过程 | 第63-64页 |
·实验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中的CLRIP 研究 | 第67-82页 |
·基于双层规划的CLRIP 模型 | 第67-74页 |
·双层规划 | 第67-68页 |
·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 | 第68-69页 |
·假设条件 | 第69-70页 |
·模型中参数的含义 | 第70-71页 |
·决策变量 | 第71-7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2-74页 |
·算法分析 | 第74-79页 |
·最佳订货量和订货点的计算 | 第74-75页 |
·下层规划的求解算法 | 第75-77页 |
·上层规划的求解 | 第77-78页 |
·CLRIP 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算法 | 第78-79页 |
·实验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多级物流网络中的LRP 研究 | 第82-94页 |
·多级物流网络 | 第82-83页 |
·数学模型 | 第83-86页 |
·假设条件 | 第83页 |
·模型参数 | 第83-84页 |
·决策变量 | 第84-86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第86-90页 |
·初始巡回运输路线 | 第87页 |
·染色体编码策略 | 第87-88页 |
·遗传算子 | 第88页 |
·最佳生产量的求解方法 | 第88页 |
·个体适应度 | 第88-89页 |
·停止准则 | 第89页 |
·启发式算法的整体步骤 | 第89-90页 |
·实验分析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物流网络布局中供应商节点的选择评价研究 | 第94-108页 |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的本质区别 | 第94-95页 |
·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选择的要求 | 第95-96页 |
·选择供应商应注意的问题 | 第96页 |
·基于粗糙熵权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 | 第96-103页 |
·粗糙熵 | 第97-99页 |
·基于粗糙熵的属性重要程度的度量 | 第99-100页 |
·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 | 第100页 |
·模糊数的距离表示法 | 第100-101页 |
·备选方案的评价矩阵 | 第101-102页 |
·评价准则的权重 | 第102页 |
·备选方案决策矩阵 | 第102-103页 |
·近似度计算 | 第103页 |
·实验分析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7章 一体化公铁联运枢纽选址研究 | 第108-132页 |
·一体化联运 | 第108-113页 |
·一体化联运的概念与内容 | 第109-110页 |
·一体化联运的主要特征 | 第110-111页 |
·综合运输枢纽 | 第111-112页 |
·公铁联运枢纽 | 第112-113页 |
·一体化公铁联运网络结构 | 第113页 |
·一体化公铁联运转运枢纽选址模型 | 第113-116页 |
·不确定性弧长下模糊最短路径的求解方法 | 第116-118页 |
·三角模糊数最小值求解算法 | 第117页 |
·模糊相似度的计算 | 第117-118页 |
·选址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118-120页 |
·确定性弧长下选址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118页 |
·模糊不确定弧长下选址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118-120页 |
·一体化公铁联运枢纽选址评价 | 第120-121页 |
·一体化公铁联运枢纽的选址原则 | 第120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120-121页 |
·一体化公铁联运枢纽选址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 第121-123页 |
·模糊语言变量 | 第123页 |
·多层次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 | 第123-127页 |
·准则层模糊判断矩阵 | 第124页 |
·准则层的权重 | 第124-125页 |
·指标层子指标的熵权重 | 第125-126页 |
·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 第126页 |
·综合评价优选矩阵 | 第126-127页 |
·实验分析 | 第127-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结论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个人简历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