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全息图像库的模式识别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4页 |
·国外体全息存储与相关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体全息存储与相关识别的现状与发展 | 第13-14页 |
·体全息相关识别技术的特点 | 第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体全息存储光路的构建 | 第15-29页 |
·光路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主要器件的选择 | 第16-18页 |
·多重存储的实现 | 第18-19页 |
·曝光时序的控制 | 第19-22页 |
·系统的噪声分析 | 第22-27页 |
·噪声分类及抑制 | 第22-24页 |
·器件参数对页内噪声的影响分析 | 第24-27页 |
·体全息图的热固定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29-43页 |
·识别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数字灰度图像 | 第30-31页 |
·模板匹配 | 第31-32页 |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 第32-42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33-38页 |
·相关峰的定位 | 第38-40页 |
·相关峰的识别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大容量体全息图像库的识别 | 第43-55页 |
·实验装置 | 第43-45页 |
·相关运算器的建立 | 第45-47页 |
·建立过程 | 第45页 |
·背景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系统主要控制软件 | 第47-50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0-53页 |
·等时曝光和顺序曝光对识别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0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