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地理学、森林分布论文

林分空间异质性与水曲柳的更新格局和过程

1 文献综述第1-34页
 1.1 空间异质性第15-22页
  1.1.1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尺度第15-16页
  1.1.2 空间异质性与格局及过程第16-20页
  1.1.3 空间异质性的数量研究第20-22页
 1.2 森林更新中空间异质性的来源第22-23页
 1.3 空间异质性与森林更新的研究第23-30页
  1.3.1 空间异质性及更新树种的反应第23-25页
  1.3.2 地上及地下环境的空间异质性与更新格局第25-28页
  1.3.3 小尺度的空间异质性与更新格局第28-30页
 1.4 空间距离制约的更新格局第30-31页
 1.5 森林更新与空间异质性的模拟及相关研究第31-33页
 1.6 本学位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2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第34-40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34-35页
  2.1.1 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自然概况第34页
  2.1.2 哈尔滨森林实验站自然概况第34-35页
 2.2 研究方法选择与研究内容第35-37页
 2.3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第37-40页
  2.3.1 变异函数(Semivariogram)及其生态学解释第37-38页
  2.3.2 分数维分析(Fractal analysis)第38-39页
  2.3.3 克立格(Kriging)空间局部插值估计第39页
  2.3.4 Moran的I系数第39-40页
3 天然次生林中林分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第40-73页
 3.1 林分内光照的空间异质性第40-47页
  3.1.1 空间样点设置及林下光照的测定方法第40-41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3.1.3 小结与讨论第46-47页
 3.2 林地表层土壤温度的空间异质性第47-52页
  3.2.1 研究方法第47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3.2.3 小结与讨论第52页
 3.3 土壤容重、含水量及pH的空间异质性第52-60页
  3.3.1 研究方法第52-53页
  3.3.2 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第53-55页
  3.3.3 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第55-57页
  3.3.4 土壤pH值的空间异质性第57-58页
  3.3.5 小结与讨论第58-60页
 3.4 土壤表层根系生物量和地上草本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第60-67页
  3.4.1 研究方法第60页
  3.4.2 土壤表层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第60-62页
  3.4.3 林地草本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第62-64页
  3.4.4 小结与讨论第64-67页
 3.5 枯落物量的空间异质性第67-72页
  3.5.1 研究方法第67-68页
  3.5.2 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3.5.3 小结与讨论第71-72页
 3.6 土壤表层蚯蚓数的空间异质性第72-73页
4 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种子的扩散格局第73-84页
 4.1 研究方法第73-75页
  4.1.1 样带设置第73-74页
  4.1.2 取样方法第74页
  4.1.3 观察动物对水曲柳种子的摄食第74-75页
  4.1.4 数据分析第7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4.2.1 不同方向的种子雨第75-77页
  4.2.2 种子雨的距离变化第77-78页
  4.2.3 种子扩散的空间格局及尺度第78-79页
  4.2.4 动物对水曲柳种子的摄食和扰动第79-80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80-84页
  4.3.1 关于种子扩散及其格局的解释第80-81页
  4.3.2 林分内种子雨的方向性及扩散距离的变化第81-82页
  4.3.3 种子雨的空间格局及尺度第82-83页
  4.3.4 动物对落种格局的改变第83-84页
5 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种子库的格局与过程第84-94页
 5.1 研究样地及研究方法第84-86页
  5.1.1 研究样地第84页
  5.1.2 样点设置及取样方法第84-85页
  5.1.3 数据分析第85-8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86-92页
  5.2.1 种子库中种子的数量变动第86-88页
  5.2.2 种子库的空间格局第88-91页
  5.2.3 种子库空间格局动态第91-92页
 5.3 讨论第92-94页
  5.3.1 水曲柳种子库的空间格局第92页
  5.3.2 土壤真菌和动物对种子库内种子数量变动的影响第92页
  5.3.3 微生境对格局和过程的作用第92-94页
6 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更新的空间格局第94-126页
 6.1 研究方法第95-99页
  6.1.1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测更新的空间格局第95-96页
  6.1.2 不同类型的斑块林分环境中水曲柳更新性的观测和实验研究设计第96-98页
  6.1.3 水曲柳林木及天然更新幼苗空间分布的取样设计第98页
  6.1.4 异质性环境因子对幼苗发生和生长影响的实验设计第98-99页
 6.2 更新幼苗的空间格局分析第99-114页
  6.2.1 不同样点及不同样地之间更新表现的差异第99-101页
  6.2.2 播种更新实验的空间格局第101-106页
  6.2.3 植苗更新实验的空间格局第106-109页
  6.2.4 更新格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比较第109-112页
  6.2.5 小结与讨论第112-114页
 6.3 不同类型的斑块林分中种子活力动态和更新格局第114-117页
  6.3.1 不同斑块林分环境中种子活力动态第114-115页
  6.3.2 不同斑块林分环境中的更新第115页
  6.3.3 小结第115-117页
 6.4 水曲柳林木及其天然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第117-119页
 6.5 异质性环境因子对幼苗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第119-126页
  6.5.1 不同光照水平对幼苗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第119-120页
  6.5.2 杂草竞争对水曲柳幼苗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第120-122页
  6.5.3 不同树种的枯落物与水曲柳幼苗的发生和生长第122-123页
  6.5.4 异质性环境条件下水曲柳幼苗光合日动态的差异第123-125页
  6.5.5 小结第125-126页
7 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分中水曲柳的土壤种子库及天然更新格局第126-140页
 7.1 研究样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26-129页
  7.1.1 样地概况第126页
  7.1.2 取样点设计及取样方法第126-128页
  7.1.3 数据分析第128-129页
 7.2 种子库空间格局分析结果第129-134页
  7.2.1 种子库统计特征比较第129页
  7.2.2 种子库空间格局的比较第129-130页
  7.2.3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分数维分析及局部插值估计第130-132页
  7.2.4 种子库空间格局与尺度的关系第132-134页
 7.3 水曲柳更新苗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第134-137页
  7.3.1 水曲柳更新苗的统计分析第134页
  7.3.2 水曲柳更新苗的空间格局分析第134-137页
 7.4 讨论第137-140页
  7.4.1 种子库空间格局变异第137页
  7.4.2 抽样尺度与种子库空间格局第137-138页
  7.4.3 更新格局及动态第138-140页
8 结论第140-144页
 8.1 林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第140-141页
 8.2 种子扩散及种子库的格局与过程第141页
 8.3 更新格局表现与林分环境空间异质性第141-143页
 8.4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南桦、思茅松和北美红杉幼苗对N、P养分的适应机制
下一篇:环境因子对喜树幼苗生长和喜树碱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