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电子合同基本法律问题研究
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 第8-20页 |
一、 电子数据记录的法律效力 | 第8-13页 |
(一) 要求书面形式的法律意义 | 第8-9页 |
(二) 对电子数据记录的承认 | 第9-11页 |
(三) 为电子数据记录另立门户 | 第11-13页 |
二、 电子合同的合法性问题 | 第13-15页 |
(一) 明确电子合同的有效性 | 第13页 |
(二) 适当限制电子合同的使用 | 第13-14页 |
(三) 限制订立电子合同的领域 | 第14-15页 |
三、 使用数据电文订约的前提 | 第15-20页 |
(一) 拒绝使用数据电文订约的权利 | 第15-17页 |
(二) 以约定作为使用数据电文的前提 | 第17-18页 |
(三) 认定当事人同意电子订约的依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电子合同的订立规则 | 第20-43页 |
一、 对要约承诺规则的突破 | 第20-28页 |
(一) 网页上直接订约的法律特点 | 第20-23页 |
(二) 引入意思表示一致的订约规则 | 第23-25页 |
(三) 对订约意思表示一致的认定 | 第25-28页 |
二、 电子自动订约的法律问题 | 第28-37页 |
(一) 电子自动订约的法律效力 | 第28-30页 |
(二) 对自动程序操作错误的补救 | 第30-36页 |
(三) 电子自动订约的特殊规则 | 第36-37页 |
三、 电子合同条款的成立规则 | 第37-43页 |
(一) 认定电子合同条款的依据 | 第37-39页 |
(二) 提供条款审查机会的规则 | 第39-41页 |
(三) 认定条款成立的特殊规则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电子签名与认证制度 | 第43-64页 |
一、 电子签名的功能和有效性 | 第43-48页 |
(一) 电子签名的基本性能 | 第43-45页 |
(二) 电子签名与手书签名的关系 | 第45-47页 |
(三) 承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 | 第47-48页 |
二、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 | 第48-54页 |
(一) 规定安全电子签名的必要性 | 第48-50页 |
(二) 安全电子签名的认定依据 | 第50-52页 |
(三) 安全电子签名的具体效力 | 第52-53页 |
(四) 非安全电子签名的一般效力 | 第53-54页 |
三、 电子签名的认证制度 | 第54-64页 |
(一) 认证机构的选任和监管 | 第54-56页 |
(二) 有关认证证书的行为规则 | 第56-58页 |
(三) 认证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 第58-64页 |
第四章 电子合同纠纷的解决 | 第64-83页 |
一、 电子合同的管辖权依据 | 第64-72页 |
(一) 对电子合同交易地的推定 | 第65-67页 |
(二) 以“最小联系”为管辖权依据 | 第67-70页 |
(三) 法院选择条款的效力问题 | 第70-72页 |
二、 电子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72-76页 |
(一) 对法律选择条款的承认 | 第72-73页 |
(二)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 | 第73-75页 |
(三) 可适用法院地法的情形 | 第75-76页 |
三、 有关数据电文的证据规则 | 第76-83页 |
(一) 电子数据记录的证据效力 | 第76-77页 |
(二) 对数据电文完整性的推定 | 第77-80页 |
(三) 对数据电文归属的证明 | 第80-83页 |
结束语 | 第83-84页 |
参考资料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