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4页
 1-1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背景第10-22页
  1-1-1 GIS,工具还是科学第10-11页
  1-1-2 IT技术对GIS的影响第11-14页
  1-1-3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提出第14-22页
 1-2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第22-27页
  1-2-1 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3-26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3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内容第27-29页
  1-3-1 研究对象第27-28页
  1-3-2 设计策略和开发方法第28页
  1-3-3 实践第28-29页
 1-4 论文的组织和主要内容第29-34页
第二章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技术背景第34-72页
 2-1 组件式GIS第34-36页
 2-2 分布式GIS第36-53页
  2-2-1 GIS体系结构的变化第36-39页
  2-2-2 分布式GIS的回顾第39-44页
  2-2-3 分布式GIS提供的DGI服务第44-52页
  2-2-4 数字图书馆和地理信息网络第52-53页
 2-3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关键技术第53-69页
  2-3-1 多层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第53-57页
  2-3-2 对象和组件技术第57-60页
  2-3-3 WEB技术第60-69页
 2-4 本章小节第69-72页
第三章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开发方法第72-101页
 3-1 开发方法的演进第72-83页
  3-1-1 线形顺序模型第73-74页
  3-1-2 原型法第74-75页
  3-1-3 快速应用开发第75-76页
  3-1-4 面向对象的方法第76-77页
  3-1-5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第77-82页
  3-1-6 适合于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开发方法第82-83页
 3-2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开发过程第83-99页
  3-2-1 USDP的模型元素第84-89页
  3-2-2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开发周期第89-90页
  3-2-3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核心的“过程”工作流第90-99页
 3-3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四章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设计策略第101-130页
 4-1 设计目标第101-104页
  4-1-1 互操作第101-102页
  4-1-2 性能第102-103页
  4-1-3 效率第103页
  4-1-4 规模可变能力第103页
  4-1-5 安全性第103-104页
  4-1-6 容错性第104页
  4-1-7 可维护性第104页
 4-2 开放和互操作策略第104-112页
  4-2-1 传统的地理信息共享策略第104-106页
  4-2-2 OPENGIS的互操作策略第106-108页
  4-2-3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互操作策略第108-112页
 4-3 技术方案第112-122页
  4-3-1 智慧在哪里?第112-116页
  4-3-2 谁把网关?第116-119页
  4-3-3 新的动力——GML第119-122页
 4-4 服务模式第122-127页
  4-4-1 提供基础平台第123页
  4-4-2 提供远程DGI服务引擎第123-126页
  4-4-3 提供空间目录服务引擎第126-127页
 4-5 本章小结第127-130页
第五章 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第130-156页
 5-1 军事地理信息网络第130-138页
  5-1-1 概念模型第130-132页
  5-1-2 实施步骤第132-135页
  5-1-3 MTGIN的逻辑视图第135-138页
 5-2 MGIS.NET的设计与实现第138-155页
  5-2-1 开放的设计第138-141页
  5-2-2 MGIS.NET体系结构第141-151页
  5-2-3 MGIS.NET的部署第151-154页
  5-2-4 MGIS.NET的应用第154-155页
 5-3 本章小节第155-1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6-160页
 6-1 结论第156-157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第157-160页
附录一: MGIS.NET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部分)第160-164页
附录二: 攻读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和著作第164-165页
后 记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叶丁香抗纤维化正丁醇部位药物化学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固体电解质膜及负极材料相关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