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北京城市布局的宜居性之自然环境舒适度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第7-9页
     ·研究的目的第7页
     ·研究的内容第7-8页
     ·研究方法第8-9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9页
   ·北京的城市布局简述第9-12页
第二章 宜居城市理论概述第12-21页
   ·“宜居城市”在我国的提出第12-13页
   ·“宜居城市”的内涵第13页
   ·成为“宜居城市”的条件第13-14页
     ·自然和生态环境条件第13-14页
     ·社会和人文环境条件第14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第14-17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14-15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内容第15-17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第15-16页
       ·宜居城市评价内容第16-17页
   ·“宜居城市”的空间评价层次第17-18页
     ·评价和比较城市之间的“宜居”水平第17-18页
     ·评价和研究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宜居”水平第18页
     ·评价和研究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的“宜居”水平第18页
   ·评价“宜居城市”的目的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选取评价分析的对象第19-20页
     ·确定评价分析的层次第20页
     ·完善评价分析的角度第20-21页
第三章 北京城市布局自然环境舒适度的主观与客观分析第21-38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指标第21-22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客观评价指标第21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主观评价指标第21-22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总体评价第22-23页
     ·综合评价结果第22页
     ·结果分析第22-23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地区评价第23-29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总体空间评价结果第23页
     ·结果分析第23-24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分项空间评价结果第24页
     ·结果分析第24-27页
       ·新城的自然环境舒适度相对城八区较高第24-25页
       ·绿地和绿带状况评价最高的是亦庄新城和大兴黄村第25-26页
       ·亦庄新城和通州新城是居住区内绿化评价较高的区域第26页
       ·通州新城在清洁、公用空地和建筑物密度等方面评价位居最高第26-27页
     ·热点地区的自然环境舒适度评价结果第27-28页
     ·结果分析第28-29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街区评价第29-33页
     ·自然环境舒适度的街区评价结果第29-30页
     ·结果分析第30-33页
       ·各街道的自然环境舒适度差异明显第30-31页
       ·四环外和北部地区的街道评价较高第31页
       ·靠近公园的街道在公园、绿地方面评价较高第31页
       ·新建居住区集中的街道的绿化和清洁指标比较令人满意第31-32页
       ·城市周边和新建居住区集中的街道对公用空地和建筑物密度指标认可度较高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8页
第四章 北京城市布局自然环境舒适度的比较分析第38-55页
   ·比较分析的方式第38-41页
     ·比较对象的选择第38-41页
       ·行政架构和空间尺度的比较第38页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比较第38-41页
     ·比较分析的内容第41页
   ·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比较第41-53页
     ·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布局结构比较第41-45页
       ·伦敦绿化隔离地区的布局结构第41-42页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的布局结构第42-45页
     ·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发展比较第45-50页
       ·伦敦绿化隔离地区的发展第45-49页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的发展第49-50页
     ·环城绿化隔离地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第50-51页
       ·绿化隔离地区对伦敦自然环境的影响第50-51页
       ·绿化隔离地区对北京自然环境的影响第51页
     ·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制度与政策比较第51-53页
       ·伦敦关于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制度与政策第51-52页
       ·北京关于环城绿化隔离地区的制度与政策第52-53页
   ·分析结果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8页
   ·评价结论第55页
   ·对策与建议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个人简介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流运作模式选择的制造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
下一篇:晋中宽带IP城域网规划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