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消弧及铁磁谐振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配电网发展概述 | 第6-7页 |
·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概述 | 第7-11页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8-9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第9-10页 |
·中性点经低阻接地 | 第10-11页 |
·本论文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中性点运行方式分析 | 第13-30页 |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及特点 | 第13-15页 |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 | 第13-14页 |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分析 | 第15-19页 |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第15-16页 |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 第16-17页 |
·工频过电压分析 | 第17-18页 |
·间歇电弧过电压 | 第18-19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第19-24页 |
·补偿方式 | 第19-21页 |
·降低恢复电压上升速度暂态分析 | 第21-22页 |
·对不平衡电压的放大 | 第22-24页 |
·中性点经低阻接地 | 第24-27页 |
·基本特点 | 第25页 |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 第25-26页 |
·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抑制 | 第26-27页 |
·中性点运行方式的选择 | 第27-30页 |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因素 | 第27-28页 |
·国外中性点方式选择情况 | 第28-29页 |
·我国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配电网铁磁谐振及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问题 | 第30-45页 |
·铁磁谐振机理分析 | 第30-35页 |
·单相铁磁谐振电路 | 第30-32页 |
·三相铁磁谐振电路 | 第32-35页 |
·三倍频谐振 | 第32-34页 |
·基频谐振 | 第34页 |
·分频谐振 | 第34-35页 |
·铁磁谐振的特点及危害 | 第35页 |
·PT 高压保险熔断机理分析 | 第35-37页 |
·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和保险熔断现象的抑制措施 | 第37-44页 |
·四PT 方案 | 第38-43页 |
·四PT 方案抑制铁磁谐振的原理 | 第39-40页 |
·四PT 方案抑制PT 高压保险熔断的原理 | 第40-43页 |
·消谐电抗器方案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自动调谐消弧控制技术 | 第45-64页 |
·消弧控制技术概述 | 第45-48页 |
·消弧线圈的产生与发展 | 第46页 |
·消弧线圈的主要形式 | 第46-48页 |
·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 | 第48-57页 |
·自动调谐的基本原理 | 第49-55页 |
·基于电网自然参数的注入信号检测法 | 第55-57页 |
·基于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的消弧控制研究 | 第57-64页 |
·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 | 第58-59页 |
·工控机的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59-60页 |
·滤波电路 | 第60页 |
·采集卡的选型 | 第60-62页 |
·工控机 | 第62页 |
·软件流程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