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1 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 第10页 |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2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流行病学及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 第11-12页 |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1页 |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 第11-12页 |
3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的机制 | 第12-13页 |
·胰岛素抵抗时,内皮细胞依赖的舒张血管作用受损 | 第12页 |
·胰岛素抵抗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 第12页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 第12-13页 |
·水钠潴留 | 第13页 |
·电解质平衡失调 | 第13页 |
4 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病因 | 第13-14页 |
5 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危害性 | 第14-16页 |
·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 | 第14页 |
·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 第14-15页 |
·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与大血管病变 | 第15页 |
·诱发脂质代谢紊乱 | 第15页 |
·影响心室壁的厚度 | 第15-16页 |
6 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 第16-17页 |
·生活方式干预 | 第16页 |
·药物治疗 | 第16-17页 |
7 中医对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的认识 | 第17-20页 |
·“眩晕”与“消渴”在病位上的共性 | 第17-18页 |
·“眩晕”与“消渴”在病因上的相同点 | 第18页 |
·“眩晕”与“消渴”在病机演变中的一致性 | 第18-19页 |
·中医高血压分型与胰岛素相关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8 中医药改善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胰岛素受体后水平的缺陷 | 第20页 |
·加强高血压病人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消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 第20页 |
·改善高血压病人胰岛素受体前水平缺陷 | 第20页 |
·改善高血压病人胰岛素受体水平缺陷 | 第20-21页 |
·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表达 | 第21页 |
·降低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的水平 | 第21页 |
9 成绩与展望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个人简历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