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思想建设论文--思想教育、路线教育论文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引言第15-25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15-18页
  (一) 选题的缘起第15-16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6-18页
 二、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20-25页
  (一) 基本结构第20-23页
  (二) 研究方法第23页
  (三) 创新之处第23-24页
  (四) 重点和难点第24-25页
第一章 政党意识形态观研究的基本理论第25-46页
 一、政党意识形态观研究的基本概念第25-34页
  (一) 意识形态第25-30页
  (二) 政党意识形态第30-32页
  (三) 政党意识形态观第32-34页
 二、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内涵第34-39页
  (一) 对意识形态地位的态度和看法第34-35页
  (二) 对意识形态作用的态度和看法第35-37页
  (三) 对意识形态与实践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第37-38页
  (四) 对意识形态与民众利益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第38-39页
 三、影响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39-46页
  (一) 政党地位第39-40页
  (二) 政党意识形态第40-43页
  (三) 政党自身状况第43-44页
  (四) 历史文化渊源第44-46页
第二章 国外政党意识形态观的考察第46-64页
 一、国外政党意识形态观的一般性描述第46-61页
  (一) 国外政党对意识形态地位的态度和看法第46-51页
  (二) 国外政党对意识形态作用的态度和看法第51-54页
  (三) 国外政党对意识形态与实践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第54-58页
  (四) 国外政党对意识形态与民众利益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第58-61页
 二、政党意识形态观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第61-64页
  (一) 政党意识形态观的一般性第61-62页
  (二) 政党意识形态观的特殊性第62-64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忽“左”忽右的意识形态观第64-82页
 一、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现第64-71页
  (一) 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第65-67页
  (二) 照抄照搬俄国革命模式第67-70页
  (三) 盲目服从共产国际的指导第70-71页
 二、影响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71-76页
  (一) 理论上不够成熟第72页
  (二) 与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密切关系第72-74页
  (三) 领导人浓厚的苏共情结第74-75页
  (四) 崇尚权威的文化传统第75-76页
 三、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影响第76-82页
  (一) 党内机会主义频繁发生第77-78页
  (二) 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发生动摇第78-79页
  (三) 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第79-82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意识形态观第82-102页
 一、成熟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现第82-92页
  (一) 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第83-87页
  (二) 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第87-89页
  (三) 适时调整党的方针政策第89-92页
 二、影响成熟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92-97页
  (一) 对马列主义认识的深入第92-93页
  (二) 正确的政党定位第93-95页
  (三) 落后的社会经济第95-96页
  (四) “重民”与“重教”的政治文化第96-97页
 三、成熟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影响第97-102页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97-98页
  (二) 党自身的成熟第98-99页
  (三) 政治合法性的转移第99-100页
  (四) 党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第100-102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谦虚谨慎的意识形态观第102-120页
 一、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现第102-110页
  (一)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102-105页
  (二) 吸收和借鉴苏联模式第105-107页
  (三) 制定和调整政治路线第107-110页
 二、影响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110-114页
  (一) 革命经验的启示第110-112页
  (二) 国际环境的影响第112-113页
  (三) 领导集体的反思第113-114页
 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影响第114-120页
  (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115-116页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初步发展第116页
  (三) 党的自身建设的加强第116-118页
  (四) 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第118-120页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极端“左”倾的意识形态观第120-142页
 一、“左”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现第120-126页
  (一) 曲解马列主义第120-122页
  (二) 僵化毛泽东思想第122-124页
  (三) 固化纲领路线第124-126页
 二、影响“左”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126-134页
  (一) 革命意识形态的延续第126-128页
  (二) 执政意识的缺失第128-129页
  (三) 对社会结构判断的失误第129-130页
  (四) 社会主义阵营的干扰第130-131页
  (五) 传统政治文化的渗透第131-134页
 三、“左”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影响第134-142页
  (一) 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第135-136页
  (二) 党的执政地位经受严峻考验第136-139页
  (三) 党的意识形态一元化主导地位的确立第139-142页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的意识形态观第142-160页
 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现第142-148页
  (一) 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142-144页
  (二) 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第144-147页
  (三) 科学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147-148页
 二、影响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第148-154页
  (一) 执政意识的觉醒第148-149页
  (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第149-151页
  (三) 社会结构的分化第151-152页
  (四) 国外政党的启迪第152-154页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影响第154-155页
 四、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内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几点第155-160页
  (一) 淡化意识形态的主张第155-157页
  (二) 以实用主义对待意识形态的主张第157-158页
  (三) 僵化保守对待意识形态的主张第158-160页
结语第160-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2页
后记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与模拟
下一篇:论反垄断法中的适用除外与豁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