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20页
 1 作物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第11-12页
 2 作物低磷胁迫的适应机理第12-15页
   ·低磷胁迫对作物形态特征的影响第12页
   ·作物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第12-15页
     ·根系分泌物及pH值变化第12-13页
     ·低磷胁迫下作物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第13-14页
     ·低磷胁迫下作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第14页
     ·根系吸收动力学特征第14-15页
 3 低磷胁迫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5-16页
 4 低磷胁迫对作物原初反应的影响第16页
 5 作物磷效率的遗传学特征第16-17页
 6 作物磷效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17-18页
 7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20页
第一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筛选与光合特性的研究第20-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种植方法和试验设计第20页
   ·测试内容与方法第20-21页
     ·生物性状的调查第20页
     ·叶绿素的测定第20-21页
     ·光合生理性状的测定第21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1页
     ·数据统计第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1-33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动态变化的影响第21-22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第22-24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第25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水稻型气孔导度(Gs)的影响第25-26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细胞间隙CO_2浓度(Ci)的影响第26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蒸腾速率(Rt)的影响第26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原初反应的影响第26-30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Fo、Fv和Fm的影响第26-27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Fv/Fm和Fv/Fo的影响第27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Rfd和△Fv/Fo的影响第27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Yield和ETR的影响第27-30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T1/2的影响第30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0页
   ·水稻单株产量与其它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第30-33页
   ·水稻单株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分析第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耐低磷筛选指标的选择第33页
   ·磷高效基因型水稻与磷低效基因型水稻的主要特性比较第33-34页
   ·磷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4-35页
第二章 磷高效基因型水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第35-43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试验材料第35页
   ·试验设计第3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5-37页
     ·叶片和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35-36页
     ·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36页
     ·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36-37页
     ·数据统计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8页
   ·低磷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和叶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第39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和叶赤霉素(GA_3)含量的影响第39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和叶生长素(IAA)含量的影响第39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和叶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第39-41页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和叶各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第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水稻OSPT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43-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材料第43页
     ·供试材料第43页
     ·供试菌种及载体第43页
     ·引物设计第43页
     ·主要分子生物学及生化试剂第43页
   ·试验设计第43页
   ·方法第43-47页
     ·RNA提取第43-44页
     ·cDNA第一链合成第44页
     ·OSPTF基因PCR扩增第44-45页
     ·PCR产物目的片段回收第45页
     ·PCR产物目的片段克隆第45-46页
     ·PCR产物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第46页
     ·序列分析第46页
     ·水稻磷胁迫下OSPTF基因的表达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水稻根系总RNA的提取结果第47页
   ·目的基因OSPTF cDNA片段的分离第47-49页
     ·PCR扩增目的片段第47-48页
     ·重组子质粒的PCR验证第48页
     ·重组子质粒的酶切验证第48-49页
   ·OSPTF基因的序列分析第49-52页
     ·OSPTF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9-51页
     ·OSPTF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1-52页
   ·水稻OSPTF基因蛋白结构分析第52-54页
     ·水稻OSPTF基因编码蛋白质产物的疏水性分析第52-53页
     ·水稻OSPTF基因编码蛋白质产物的二级结构分析第53-54页
   ·磷胁迫下水稻OSPTF基因的表达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水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OSPTF的克隆第55页
   ·水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OSPTF的表达第55-56页
总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宽带天线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明代福建的沿海经济与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