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永恒的苦难 | 第11-19页 |
一 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形成的苦难 | 第11-14页 |
二 由于人物性格上的缺陷而导致的苦难 | 第14-15页 |
三 带有某种“宿命”色彩的苦难 | 第15-17页 |
四 苦难的艰难承担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生存的困境 | 第19-26页 |
一 交流的渴望与隔阂 | 第19-21页 |
二 语言与存在的矛盾 | 第21-22页 |
三 现实与理想的鸿沟 | 第22-24页 |
四 存在与虚无:自我的迷失与寻找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人生的虚无情感的虚空 | 第26-30页 |
一 迷失的人生 | 第26-28页 |
二 掏空的情感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人性的剖析与情感心灵的关注 | 第30-39页 |
一 对人性的基本层面及丑陋人性的剖析 | 第30-32页 |
二 “无父”的时代——关注人的心灵异变 | 第32-35页 |
三 永远的伤痛,对人性的尊严、权利和情感自由的呼唤 | 第35-39页 |
第五章 独特的叙述方式与叙述语言 | 第39-47页 |
一 漫画、荒诞式的写作方式 | 第39-43页 |
二 反讽、戏仿式的叙述语言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