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

基于GPS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8-9页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9-10页
第二章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要求和实现第10-20页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要求第10-11页
   ·电能质量的测量方法第11-19页
     ·基本参数测量第11-12页
     ·频率的测量第12-13页
     ·电压偏差的测量第13页
     ·三相不平衡度的测量第13-14页
     ·基于复序列 FFT 的谐波测量第14-18页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测量第18-19页
   ·小节第19-20页
第三章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0-36页
   ·基于 ARM 的嵌入式系统第20-22页
     ·ARM 微处理器介绍第20-21页
     ·片内外设及存储空间第21页
     ·基于 ARM 核的 S3C4480X 嵌入式处理器第21页
     ·片上硬件资源第21-22页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第22-23页
     ·基于 S3C4480X 的嵌入式硬件平台第22页
     ·系统原理第22-23页
   ·GPS 时钟部分第23-25页
   ·数据输入及采集部分第25-31页
     ·结构设计原理第25-26页
     ·信号提取电路第26-28页
     ·A/D 转换及采样保持电路第28-29页
     ·锁相环电路第29-31页
   ·ARM 中央处理单元第31-33页
     ·电源电路第31-32页
     ·LCD 显示部分第32页
     ·键盘接口部分第32-33页
     ·外扩存储器电路第33页
   ·网络通信传输部分第33-35页
     ·串行接口设计第34页
     ·以太网接口设计第34-35页
   ·小节第35-36页
第四章 ARM 系统软件平台的建立第36-47页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36-42页
     ·μC/OS-Ⅱ结构与硬件平台关系第36-37页
     ·μC/OS-Ⅱ的主要特点第37-38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在 53C4480X 处理器上的移植第38-42页
       ·设置inludes.h 中与处理器及编译器相关的代码第39-40页
       ·用 C 语言编写6 个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函数(OS_CPU_C.C)第40-41页
       ·用汇编语言编写4 个与处理器相关的函数(OS_CPU_A.ASM)第41-42页
   ·实时操作系统下TCP/IP 协议的实现第42-46页
     ·基于μC/OS-Ⅱ的网络平台简介第42页
     ·TCP/IP 协议栈LWIP第42页
     ·LWIP 进程模型第42-43页
     ·LWIP 在μC/OS-Ⅱ下的实现第43-46页
   ·小节第46-47页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7-57页
   ·系统驱动程序设计第47页
   ·系统应用程序第47-56页
     ·GPS 接收部分第48-50页
     ·数据采集处理部分第50-51页
     ·LCD 显示部分第51-52页
     ·键盘部分第52-53页
     ·网络传输部分第53-56页
   ·小节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及肾素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外源性IL-24基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