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系统状态的检查点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 第11-12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2章 集群系统及容错技术 | 第13-23页 |
| ·并行系统介绍 | 第13-16页 |
| ·集群系统介绍及特点分析 | 第16-20页 |
| ·容错技术概述 | 第20-22页 |
| ·部件故障和处理机故障 | 第20-21页 |
| ·前向恢复技术和后向恢复技术 | 第21页 |
| ·冗余容错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检查点技术 | 第23-33页 |
| ·检查点设置与卷回恢复容错技术概述 | 第23-24页 |
| ·检查点容错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 | 第24-27页 |
| ·检查点概念及全局一致状态 | 第24-26页 |
| ·检查点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常见的检查点协议介绍及比较 | 第27-30页 |
| ·单独依赖检查点的卷回恢复协议 | 第27-28页 |
| ·基于消息记录的卷回恢复协议 | 第28-29页 |
| ·协议性能比较 | 第29-3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30-32页 |
| ·影响检查点卷回恢复协议性能的因素 | 第30页 |
| ·常见提高检查点卷回恢复协议性能的方法 | 第30-32页 |
| ·分析比较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集群检查点系统的设计 | 第33-41页 |
| ·一种减少设置检查点开销的方法 | 第33-36页 |
| ·检查点系统设计思路 | 第36-40页 |
| ·监控模块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 ·监控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 ·同步过程实现方法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集群检查点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41-58页 |
| ·PVM特点介绍及设置检查点方式分析 | 第41-43页 |
| ·PVM特点介绍 | 第41-43页 |
| ·设置检查点方式分析 | 第43页 |
| ·检查点系统具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43-48页 |
| ·透明性分析与实现 | 第44-45页 |
| ·状态监控进程的实现 | 第45-48页 |
| ·系统结构及实现 | 第48-57页 |
| ·系统的结构及整体工作过程 | 第48-50页 |
| ·检查点保存和恢复工作的实现 | 第50-54页 |
| ·coordinator进程的实现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58-62页 |
| ·实验平台 | 第58页 |
| ·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