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自主导航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主要自主导航方法及其比较 | 第9-10页 |
|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天文导航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的数学模型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行星际间飞行的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14-19页 |
| ·参考坐标系的定义 | 第14-15页 |
| ·轨道摄动因素的概述 | 第15-16页 |
| ·太阳引力和其它天体的引力摄动 | 第16-17页 |
| ·太阳光压摄动 | 第17-18页 |
| ·完整的轨道动力学方程 | 第18-19页 |
|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的观测模型 | 第19-22页 |
| ·自主导航的光学敏感器 | 第19-20页 |
| ·自主导航的观测类型 | 第20-21页 |
| ·基于角度信息的观测方法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自主导航的估计方法 | 第23-33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卡尔曼滤波的基础理论 | 第23-25页 |
|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25-27页 |
| ·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线性化 | 第25页 |
|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25-27页 |
| ·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及其改进 | 第27-32页 |
| ·Unscented变换 | 第27-29页 |
| ·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29-30页 |
| ·平方根Unscented卡尔曼滤波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的方案研究 | 第33-42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自主导航系统的实现方案 | 第33-36页 |
| ·自主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与状态向量 | 第33-35页 |
| ·基于星光角距的自主导航的量测方程 | 第35-36页 |
| ·自主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 | 第36-39页 |
| ·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的定义 | 第36-38页 |
| ·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的判定方法 | 第38-39页 |
| ·纯天文几何解析的自主导航方案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自主导航系统数值仿真及分析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4-51页 |
|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方案仿真与评价 | 第44-45页 |
| ·不同滤波算法的导航精度比较 | 第45-46页 |
| ·观测对象的选择与可观测性分析 | 第46-48页 |
| ·航天器的初始误差对系统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状态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 第49-51页 |
| ·光学设备的精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