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6页 |
| ·棉花的经济重要性 | 第11页 |
| ·棉铃虫的概况 | 第11-12页 |
| ·棉铃虫的分布及危害 | 第11页 |
| ·棉铃虫的防治与抗药性 | 第11-12页 |
| ·苏云金芽孢杆菌 | 第12-15页 |
| ·苏云金芽孢杆菌δ-内毒素以及命名法 | 第12页 |
| ·Bt δ-内毒素作用机理 | 第12-15页 |
|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 ·转Bt cry基因植物 | 第15页 |
| ·天然cry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 | 第15-16页 |
| ·cry基因的修饰以及在植物中的表达 | 第16页 |
| ·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 | 第16-18页 |
| ·昆虫对Bt毒素抗性的总体状况 | 第16-17页 |
| ·昆虫对Bt毒素的交互抗性 | 第17页 |
| ·昆虫对Bt毒素的遗传抗性 | 第17-18页 |
| ·昆虫对转Bt基因作物的抗性治理策略 | 第18页 |
| ·Bt毒素的抗性机理 | 第18-23页 |
| ·酶导致的Bt抗性 | 第19-20页 |
| ·受体导致的Bt抗性 | 第20-21页 |
| ·Bt受体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 ·cry蛋白的功能受体 | 第22页 |
| ·Bt在钙粘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 第22-23页 |
| ·受体导致Bt抗性的分子证据 | 第23页 |
| ·多因子调控的Bt抗性 | 第23页 |
| ·脂筏研究概述 | 第23-30页 |
| ·脂筏的结构、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 第24-27页 |
| ·脂筏的功能 | 第27-28页 |
| ·脂筏与信号传导 | 第27-28页 |
| ·脂筏与细胞蛋白转运 | 第28页 |
| ·脂筏与病原菌 | 第28-30页 |
| ·脂筏与细菌 | 第28-29页 |
| ·脂筏与细菌毒素 | 第29页 |
| ·脂筏与病毒 | 第29-30页 |
| ·脂筏与病毒入胞过程 | 第29-30页 |
| ·脂筏介导病毒的装配和出芽 | 第3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46页 |
| 第二章 Bt抗性棉铃虫品系和敏感品系幼虫中肠酶类比较 | 第46-7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 ·供试棉铃虫 | 第47页 |
| ·苏云金杆菌培养 | 第47-48页 |
| ·CrylAc原毒素提取 | 第48页 |
| ·CrylAc毒素制备 | 第48页 |
| ·生物测定 | 第48-49页 |
| ·棉铃虫中肠酶液制备 | 第49页 |
| ·中肠BBMV制备 | 第49页 |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49页 |
| ·中肠酶类活性测定 | 第49-51页 |
| ·总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49-50页 |
| ·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50页 |
| ·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50页 |
| ·抑制剂抑制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50页 |
| ·氨肽酶活性测定 | 第50页 |
| ·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 第50页 |
| ·中肠酯酶活性测定 | 第50-51页 |
| ·统计分析 | 第51页 |
| ·中肠酶液SDS-PAGE谱酶分析 | 第51页 |
| ·抑制剂抑制中肠酶液谱酶分析 | 第51页 |
| ·酯酶电泳 | 第51页 |
| ·中肠酶液消化CrylAc原毒素、毒素 | 第51-52页 |
| ·中肠BBMV消化CrylAc原毒素、毒素 | 第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 ·毒力测定 | 第52-53页 |
| ·中肠酶活性分析 | 第53-55页 |
| ·中肠蛋白酶谱酶分析 | 第55-57页 |
| ·抗、感品系中肠酶液消化CrylAc原毒素和CrylAc毒素 | 第57-60页 |
| ·酯酶同工酶电泳 | 第60-62页 |
| ·讨论 | 第62-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第三章 棉铃虫幼虫中肠刷状缘膜囊泡上脂筏提取及鉴定 | 第71-7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 ·供试棉铃虫 | 第72页 |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 ·中肠提取及BBMV制备 | 第72-73页 |
| ·脂筏提取 | 第73页 |
| ·脂筏鉴定 | 第7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 ·讨论 | 第76-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全文总论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