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文章框架及创新 | 第11-13页 |
2 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自由竟争会引发银行业的垄断 | 第13页 |
·银行机构的外部性 | 第13-14页 |
·银行业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 | 第14-17页 |
·道德风险问题 | 第15页 |
·逆向选择问题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问题 | 第16-17页 |
·稳健高效的银行体系是一种公共品 | 第17-18页 |
3 国外银行监管的特点及启示 | 第18-24页 |
·英国银行监管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18-19页 |
·美国银行监管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19-20页 |
·新加坡银行监管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20-22页 |
·国外银行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各国银行监管模式多样性及不可复制性 | 第22-23页 |
·内控制度的完善是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3页 |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银行监管者队伍 | 第23-24页 |
4 我国银行监管发展历程 | 第24-28页 |
·我国银行监管发展的历程 | 第24-26页 |
·我国银监会成立后取得的成效 | 第26-28页 |
·有利于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提高监管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 | 第26-27页 |
·有利于提高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便于公众对银行监管的监督 | 第27页 |
·银行业财务实力显著增强,风险状况明显改善 | 第27页 |
·银行业的对外形象和市场信心已今非昔比 | 第27-28页 |
5 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8页 |
·监管当局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银行监管技术不先进,缺乏量化的监管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监管银行服务质量缺位 | 第29页 |
·监管资源分配不平衡 | 第29-30页 |
·银行自律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银行自律监管的内涵 | 第30页 |
·银行自律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 第30-31页 |
·银行自律监管的核心内容—内部控制 | 第31-32页 |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市场纪律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市场纪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33-34页 |
·市场纪律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 第34-35页 |
·银行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6 对策 | 第38-48页 |
·监管当局的对策 | 第38-39页 |
·提高银行监管技术,强化银行信息系统建设 | 第38页 |
·加大对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监管 | 第38页 |
·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明确监管目标 | 第38-39页 |
·银行自律的对策 | 第39-46页 |
·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39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健全风险监测系统 | 第39页 |
·推出星级柜员制等级评定,提升柜面服务 | 第39-45页 |
·实施CIS战略,提升银行整体形象 | 第45-46页 |
·市场纪律方面的对策 | 第46-48页 |
·建立激励相容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效率 | 第46页 |
·完善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46-47页 |
·大力培育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 | 第47页 |
·发挥银行业同业的自律作用,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 第47-48页 |
7 结论 | 第48-49页 |
8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10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