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防御的概念及其存在价值 | 第15-20页 |
一、上市公司收购 | 第15页 |
二、上市公司收购防御 | 第15-17页 |
三、收购防御存在的价值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目标公司管理层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地位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我国对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进行规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及其合法性审查标准 | 第24-32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主要收购防御措施概述 | 第24-30页 |
一、预防性收购防御措施 | 第24-27页 |
二、反击性收购防御措施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审查防御措施的法律标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境外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规制模式介绍与比较 | 第32-39页 |
第一节 英国与美国 | 第32-36页 |
一、英国模式 | 第32-34页 |
二、美国模式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新兴控制权市场对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的规制 | 第36-39页 |
一、日本 | 第36-37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 | 第37-38页 |
三、韩国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的法律规制 | 第39-53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实践与立法状况 | 第39-44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实践情况 | 第39-40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立法状况 | 第40-44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采取防御措施的决策权 | 第44-46页 |
第三节 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法律规制的原则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我国对上市公司收购防御措施的规制重点 | 第47-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