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显微镜概述 | 第9-16页 |
| ·光学显微镜 | 第9页 |
| ·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 | 第9-10页 |
| ·突破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的理论分析 | 第10-12页 |
| ·突破衍射极限的显微镜 | 第12-16页 |
| ·突破衍射极限的光学显微镜 | 第12-14页 |
|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 | 第14-16页 |
| 2 原子力显微镜 | 第16-28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 第17-21页 |
| ·接触模式(Contact Mode) | 第18页 |
| ·轻敲模式(AC Mode or Tapping Mode) | 第18-19页 |
| ·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 | 第19-20页 |
| ·横向力扫描模式(Lateral Force Mode—LFM) | 第20页 |
| ·电流敏感扫描模式(Current Sen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CSAFM) | 第20页 |
| ·磁力模式(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MFM)和静电力模式(Electrostatic ForceMicroscope—EFM) | 第20页 |
| ·力调制模式(Force Modulation Mode—FMM) | 第20-21页 |
| ·其他模式 | 第21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的力曲线 | 第23-24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的局限—针尖展宽效应 | 第24-27页 |
| ·小球模型 | 第24-25页 |
| ·半球模型 | 第25-26页 |
| ·台阶模型 | 第26-27页 |
| ·原子力显微镜的展望 | 第27-28页 |
| 3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第28-40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在超高密度近场光存储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 ·光存储系统架构 | 第28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对Ge_2Sb_2Te_5薄膜的表征 | 第28-31页 |
| ·GaAs探针尖 | 第31-33页 |
| ·GaAs探针尖的形貌 | 第31-33页 |
| ·GaAs微探针尖的生长 | 第33页 |
| ·ZnO薄膜性能研究 | 第33-40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实验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4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 第40-50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对大肠杆菌的成像研究 | 第40-44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对金葡球菌的成像研究 | 第44-46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对犬肾上皮细胞的成像研究 | 第46-47页 |
| ·生物样品的制备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