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环境影响下的传统农田水利的开发研究--以清代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农田水利发展的环境基础以及开发背景第13-20页
 第一节 农田水利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第13-15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13-14页
  二、水资源环境特征第14-15页
 第二节 农田水利开发的历史人文背景第15-20页
  一、宁夏引黄灌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第15-18页
  二、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水利开发的人文环境背景第18-20页
第二章 农田水利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第20-30页
 第一节 清代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第20-23页
  一、清代的水利机构及其作为第20-21页
   1、官方机构第20-21页
   2、民间管理组织第21页
  二、清代的新开渠道及其特征第21-23页
   1、大清渠的开凿第21-22页
   2、惠农、昌润二渠的开凿第22-23页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的特征第23-30页
  一、现存渠道的年代第23-25页
  二、行政区划上的差异第25-27页
  三、渠系建筑物第27-30页
   1、迎水坝第27页
   2、闸坝第27-28页
   3、堤坝第28页
   4、暗洞第28页
   5、飞槽第28页
   6、底石第28-30页
第三章 农田水利开发的成就第30-37页
 第一节 水利技术的革新第30-32页
  一、暗洞的修复—以整修汉延渠为例第30-31页
  二、底石、测水木尺的设立—以整修唐徕渠为例第31页
  三、环洞飞槽的建立—以整修七星渠为例第31-32页
 第二节 水利管理制度的革新第32-37页
  一、王全臣的“用夫之法”第33-35页
  二、杨应琚的“春浚十二则”第35-37页
第四章 环境与农田水利开发的关系第37-50页
 第一节 环境条件与农田水利开发的关系第37-42页
  一、“用水节候”反映了农作物种植的用水制度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第37页
  二、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开发的影响第37-40页
  三、影响农田水利开发的若干因素第40-42页
   1、户役制度的改革是刺激农业生产、加快水利开发的催化剂第40-41页
   2、持续推行的垦殖政策是宁夏水利长期开发的不竭动力第41页
   3、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地方绅民的积极参与是宁夏引黄灌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之所在第41-42页
 第二节 农田水利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第42-50页
  一、农田水利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3-45页
  二、农田水利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45-50页
   1、使宁夏平原地区的耕地类型呈现多样化的格局第45-46页
   2、影响了宁夏平原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第46-47页
   3、促使宁夏平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第47页
   4、加快了宁夏平原地区土地沙漠化的速度第47-48页
   5、加重了宁夏平原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第48-50页
附录第50-52页
 附图一 清代宁夏平原示意图第50-51页
 附图二 清代宁夏引黄灌溉分区及主要渠道示意图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