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独山玉的宝石学及其成因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9页 |
| ·独山玉的地位 | 第10-11页 |
| ·独山玉的资源及开采状况 | 第11-12页 |
| ·独山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 ·总体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主要成果 | 第15-17页 |
| ·论文工作量 | 第17-19页 |
| 2 独山玉矿床地质背景概述 | 第19-34页 |
| ·独山玉矿的地理位置 | 第19页 |
| ·独山玉矿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1页 |
| ·独山辉长岩岩体特征 | 第21-29页 |
| ·独山玉矿体分布 | 第29-34页 |
| 3 独山玉的矿物学研究 | 第34-77页 |
| ·斜长石的矿物学 | 第36-43页 |
| ·黝帘石的矿物学 | 第43-51页 |
| ·角闪石的矿物学 | 第51-57页 |
| ·榍石的矿物学 | 第57-59页 |
| ·葡萄石的矿物学 | 第59-62页 |
| ·其他矿物 | 第62-70页 |
| ·独山玉的结构构造 | 第70-72页 |
| ·独山玉的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第72-74页 |
| ·独山玉的红外光谱特征 | 第74-77页 |
| 4 独山玉及独山辉长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 第77-87页 |
| ·化学成分特点 | 第77-80页 |
| ·岩石的分异及同化作用 | 第80-81页 |
| ·岩石的化学分类命名 | 第81页 |
| ·岩石系列 | 第81-82页 |
| ·岩石类型 | 第82-83页 |
| ·岩石反映的成矿构造背景 | 第83-87页 |
| 5 独山玉的宝石学特征 | 第87-108页 |
| ·折射率 | 第87-89页 |
| ·相对密度 | 第89-90页 |
| ·硬度 | 第90-94页 |
| ·颜色的色度学 | 第94-98页 |
| ·热释光 | 第98-102页 |
| ·阴极发光 | 第102-104页 |
|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 | 第104-108页 |
| 6 独山玉的命名、分类和质量评价 | 第108-129页 |
| ·独山玉命名和分类历史及现状 | 第108-109页 |
| ·本文独山玉的分类方案 | 第109-110页 |
| ·各品种独山玉的特征 | 第110-113页 |
| ·独山玉的无损鉴定 | 第113-119页 |
| ·独山玉质量评价的历史和现状 | 第119-120页 |
| ·独山玉的质量评价要素 | 第120-123页 |
| ·本文独山玉的质量分级 | 第123-129页 |
| 7 独山玉的微量元素特征 | 第129-134页 |
| ·微量元素概论及测试结果 | 第129-130页 |
| ·独山玉的微量元素特征 | 第130-133页 |
| ·微量元素的配分模式 | 第133-134页 |
| 8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134-138页 |
| 9 独山玉的成矿机理 | 第138-147页 |
| ·独山玉形成的地质条件 | 第138-139页 |
| ·独山玉成矿的物质来源 | 第139-141页 |
| ·独山玉成矿的热液作用 | 第141页 |
| ·独山玉的玉化过程 | 第141-144页 |
| ·独山玉形成阶段的划分 | 第144-147页 |
| 10 结论 | 第147-150页 |
| 致谢 | 第150-1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 附录 | 第159-172页 |
| 图版 | 第172-178页 |
| 学习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78页 |
| 个人简历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