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论 | 第13-25页 |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15-23页 |
三、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23-25页 |
正文 | 第25-143页 |
第一部分 第三部门干预的一般理论 | 第25-73页 |
第一章 第三部门干预的必要性 | 第25-42页 |
一、第三部门的产生 | 第25-27页 |
二、第三部门干预的内在动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以及社会自主性的发展 | 第27-37页 |
三、第三部门干预的直接动因:国家权力与国家职能的理性回归 | 第37-42页 |
第二章 第三部门干预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 第42-61页 |
一、第三部门干预是弥补市场缺陷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 | 第42-55页 |
二、国家干预与第三部门干预的关系 | 第55-61页 |
第三章 第三部门经济干预权的内容及局限性分析 | 第61-73页 |
一、第三部门干预权的来源 | 第61-63页 |
二、第三部门行使干预权的手段和方法 | 第63-68页 |
三、第三部门干预权的内容 | 第68-71页 |
四、第三部门干预的局限性及失灵分析 | 第71-73页 |
第二部分 第三部门干预权的实证分析 | 第73-106页 |
第一章 第三部门功能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73-80页 |
一、主要国家的第三部门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 | 第73-79页 |
二、国外第三部门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 第79-80页 |
第二章 我国第三部门行使干预权的现状分析 | 第80-88页 |
一、我国第三部门行使干预权的制度环境分析 | 第80-84页 |
二、我国第三部门干预的现状及评价 | 第84-88页 |
第三章 与国家干预相关的第三部门干预权分析 | 第88-106页 |
一、我国行业协会的干预现状以及应当行使的干预权 | 第88-95页 |
二、城市社区第三部门的干预权及其现状 | 第95-100页 |
三、农村自治组织的干预权及其现状 | 第100-106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第三部门干预经济的法治化 | 第106-143页 |
第一章 我国第三部门干预的价值观念选择与重构 | 第106-115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第三部门干预的制约 | 第106-108页 |
二、第三部门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培育 | 第108-112页 |
三、第三部门干预的价值观念重构──社会制约权力 | 第112-115页 |
第二章 行使干预权的第三部门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115-126页 |
一、行业协会干预权的完善 | 第115-120页 |
二、城市社区第三部门干预权的完善 | 第120-123页 |
三、农村自治组织干预权的完善 | 第123-126页 |
第三章 政府对第三部门干预权的保障和监督 | 第126-136页 |
一、政府对第三部门干预的支持是一种政府义务 | 第126-128页 |
二、政府对第三部门干预权的确认、保障及完善 | 第128-136页 |
三、公益委员会──第三部门干预权的保障和监督机构 | 第136页 |
第四章 自律──克服第三部门干预失灵 | 第136-143页 |
一、第三部门自律规范的三个层面 | 第137页 |
二、第三部门自律机制的建立 | 第137-141页 |
三、第三部门公共责任机制的建立 | 第141-143页 |
结论 | 第143-145页 |
参考书目 | 第145-155页 |
后记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