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在中国传统儒、道、禅文化的影响下,国画家注重表现万物的单纯、朴素的生命力和单纯的绘画意境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在儒家文化的“中和之美”思想的影响下,国画家注重把形式与内容适度、和谐地结合 | 第12-15页 |
第二节 在道家文化的“雕琢复朴”思想的影响下,国画家注重表现物象单纯、自然的生命力 | 第15-19页 |
一、回归单纯的自性 | 第16-17页 |
二、物我的和谐、统一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在禅宗文化有关单纯性思想的影响下,国画家注重培养创作心态和创造性思维 | 第19-22页 |
一、“平常心是道”思想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绘画创作心态 | 第19-20页 |
二、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智慧和趣味有助于启发绘画的创造性思维 | 第20-2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从中国传统儒、道、禅文化的单纯性思想看中国画造型、用色的特质 | 第24-36页 |
第一节 造型方面 | 第24-28页 |
一、符号化概括使物象造型的个性更加突出 | 第24-26页 |
二、寓意象征化概括有助于丰富物象造型的内容、引发人们的联想与共鸣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用色方面 | 第28-34页 |
一、绚丽的色彩变化具有符号化特征和寓意象征化特征 | 第29-31页 |
二、单纯而又丰富的水墨变化具有符号化特征和寓意象征化特征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单纯性思想和中国画的单纯性特质具有现实意义 | 第36-42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单纯性思想对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我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单纯性的继承和表达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