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土壤水分论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8页
前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林草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第9-10页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第10-11页
   ·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第11-13页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季节和年际)第11-12页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第12-13页
   ·影响土壤水分特征的环境因子第13-16页
     ·土壤特性第13-14页
     ·气象因子第14页
     ·地形因子第14-15页
     ·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第15-16页
   ·土壤干层第16-17页
   ·土壤水势特征研究第17-1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研究区自然条件第19页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第19-20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4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3页
     ·数据收集第20-21页
     ·野外考察第21页
     ·典型模式调查第21页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测定方法第21-23页
     ·土壤水势测定方法第23页
   ·数据处理及方法第23-2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4-41页
   ·林草间作地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分析第24-29页
     ·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比较第24-26页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垂直变化第26-29页
   ·林草间作地土壤蓄水性能及变化规律研究第29-37页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第30-33页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第33-36页
     ·土壤干层问题探讨第36-37页
   ·土壤持水性能研究第37-41页
     ·不同模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第37页
     ·不同模式土壤的持水性第37-39页
     ·影响土壤持水性的土壤因子第39页
     ·土壤比水容量比较第39-41页
5 结论第41-43页
   ·林草间作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水分物理特性第41-42页
   ·各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蓄水性能及变化规律有所不同第42页
   ·林草间作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的持水性能第42-43页
6 讨论第43-45页
   ·林草间作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影响问题第43页
   ·林草间作地土壤水分年际变化问题第43-44页
   ·土壤水的分类问题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癌和癌旁组织抑癌基因蛋白Runx3的表达及其与p21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HIF及其应答基因BNI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