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 植物源杀虫剂 | 第11-21页 |
·植物源杀虫剂国内外研究开发简史 | 第11页 |
·杀虫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第11-13页 |
·传统的重要杀虫植物 | 第13-15页 |
·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 | 第15-17页 |
·杀虫活性成分作用方式的研究 | 第17页 |
·杀虫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7-18页 |
·杀虫活性成分化学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第18-19页 |
·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 | 第19-20页 |
·植物精油的研究 | 第20-21页 |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前景的展望 | 第21页 |
2 植物源杀菌剂 | 第21-24页 |
·防治真菌病害的研究 | 第21-23页 |
·防治细菌病害的研究 | 第23页 |
·防治病毒病害的研究 | 第23-24页 |
3 植物源除草剂 | 第24-25页 |
4 我国有毒植物概况 | 第25页 |
5 蓼科(Polygonaceae)植物概况 | 第25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杀虫活性及作用方式的研究 | 第26-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26页 |
·供试害虫 | 第26页 |
·粗提物的制备 | 第26页 |
·杀虫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作用方式的研究 | 第27-29页 |
·触杀作用的测定 | 第27页 |
·胃毒作用的测定 | 第27页 |
·熏蒸作用的测定 | 第27-28页 |
·内吸作用的测定 | 第28页 |
·麻醉作用的测定 | 第28页 |
·杀卵作用的测定 | 第28页 |
·拒食作用的测定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植物样品的提取 | 第29-34页 |
·杀虫植物的筛选 | 第34-37页 |
·一种蓼属植物触杀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37-42页 |
·一种蓼属植物拒食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一种蓼属植物胃毒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3页 |
·一种蓼属植物内吸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3-44页 |
·蓼属植物熏蒸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4-45页 |
·蓼属植物麻醉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5页 |
·蓼属植物杀卵作用的测定结果 | 第45页 |
3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种子粗提物低温贮存稳定性及其初步分离提纯的研究 | 第47-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47页 |
·供试害虫 | 第47页 |
·粗提物的制备 | 第47页 |
·种子粗提物低温贮存稳定性的研究 | 第47页 |
·种子粗提物的初步分离提纯 | 第47页 |
·种子漂浮物和沉淀物的毒力测定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蓼属植物种子粗提物低温贮存稳定性的研究 | 第48页 |
·蓼属植物种子粗提物的初步分离提纯研究 | 第48-50页 |
3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蓼属植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5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51页 |
·供试害虫 | 第51页 |
·粗提物的制备 | 第51页 |
·生测方法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3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