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2 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在诉求 | 第32-57页 |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 | 第32-36页 |
·政府、高校评估的零星开展时期(建国后-1985 年前) | 第32-33页 |
·政府评估的制度化发展时期(1985-1999 年) | 第33-35页 |
·政府和民间评估多元化发展时期(1999-) | 第35-36页 |
·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36-48页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挑战 | 第41-46页 |
·问题与挑战的应对: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 | 第46-48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及其意义 | 第48-57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的内涵 | 第48-50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内部保证 | 第50-52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 | 第52-54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的意义 | 第54-57页 |
3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标准 | 第57-95页 |
·逻辑起点:解读评估的内涵 | 第57-66页 |
·评估的本质 | 第57-61页 |
·评估的过程 | 第61-65页 |
·评估的合理性模型与理想的评估 | 第65-66页 |
·借鉴与启示:美国元评价标准 | 第66-80页 |
·美国元评价标准的发展 | 第67-70页 |
·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的元评价标准 | 第70-78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78-80页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标准及其构建 | 第80-95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标准的规定性 | 第81-84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的前提性标准 | 第84-87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的原则性标准 | 第87-92页 |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的技术性标准 | 第92-95页 |
4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内部保证 | 第95-154页 |
·反思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 第95-123页 |
·正确性 | 第95-106页 |
·独立性 | 第106-113页 |
·实用性 | 第113-123页 |
·审查高等教育评估信息的采集与统计 | 第123-133页 |
·可靠性 | 第123-130页 |
·正确性 | 第130-133页 |
·验证高等教育评估结果 | 第133-154页 |
·实用性 | 第133-138页 |
·信度 | 第138-143页 |
·效度 | 第143-154页 |
5 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 | 第154-202页 |
·美国、荷兰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机构 | 第154-166页 |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机构 | 第154-158页 |
·荷兰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机构 | 第158-161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161-166页 |
·政府、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与高校博弈中的建构 | 第166-188页 |
·政府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博弈 | 第167-172页 |
·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与高校之间的博弈 | 第172-181页 |
·三方博弈中的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机构的建构 | 第181-188页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外部保证机构的运行 | 第188-202页 |
·外部保证机构的组织构架与主要职责 | 第188-191页 |
·认可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 第191-197页 |
·认可高等教育评估人员 | 第197-202页 |
6 结语 | 第202-207页 |
·总结 | 第202-203页 |
·建议 | 第203-20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204-207页 |
致谢 | 第207-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7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27-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