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运与腹地农业经济外向化发展(1897~1938)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学术回顾 | 第8-11页 |
三、思路与创新 | 第11-12页 |
四、时段选择 | 第12页 |
五、基本概念 | 第12-16页 |
第一章 近代西江新式航运发展概况 | 第16-29页 |
第一节 新式航运的发轫 | 第17-19页 |
一、英国对西江航道的勘测 | 第18页 |
二、外国商轮开始航行西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新式航运发初步展 | 第19-21页 |
一、英人进一步勘测西江航道 | 第19-20页 |
二、外来商轮蜂拥西江 | 第20页 |
三、民族航商崭露头角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新式航运的兴盛 | 第21-29页 |
一、中外航运力量齐驱并进 | 第21-24页 |
二、新式航运组织勃兴及造船技术引进 | 第24-26页 |
三、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近代西江航运发展特征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民船与轮船互补发展 | 第29-32页 |
一、民船与轮船季节性互补 | 第29页 |
二、民船与轮船区位性互补 | 第29-31页 |
三、民船与轮船功能性互补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发展的空间差异突出 | 第32-34页 |
一、各航线航运规模呈梯度递减 | 第32-34页 |
二、航运的公司数量呈梯度递减 | 第34页 |
第三节 民族航运力量内外并进 | 第34-41页 |
一、外港:民族航运力赶超列强 | 第35-37页 |
二、内港:民族航运力优势显著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农业经济在西江航运影响下的外向化发展 | 第41-57页 |
第一节 航运发展为外向化创造有利前提 | 第42-47页 |
一、缩短腹地内外时空距离 | 第42-43页 |
二、促进腹地内外人口流动 | 第43-45页 |
三、推动社会生活观念演变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航运发展对外向化发展的促进 | 第47-57页 |
一、促进农村市场外向发展 | 第47-52页 |
二、促进外向性行业的发展 | 第52-54页 |
三、推动腹地农业经济外向化 | 第54-57页 |
第四章 近代西江流域农业经济外向化评估及困境 | 第57-69页 |
第一节 腹地农业经济外向化的总体评估 | 第57-62页 |
一、外向化发展不均衡 | 第57-59页 |
二、外向化总体水平低 | 第59-62页 |
第二节 腹地农业经济外向化的困境 | 第62-69页 |
一、外向化渠道单一 | 第62-63页 |
二、航运发展局限的制约 | 第63-66页 |
三、农民生活状况困窘 | 第66页 |
四、农业生产力落后 | 第66-68页 |
五、农业生产畸形发展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附表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