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电力系统潮流控制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潮流控制原理及其措施 | 第13-17页 |
·柔性输电技术(FACTS)概述 | 第17-23页 |
·FACTS 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FACTS 装置的基本类型 | 第19-23页 |
·并联型FACTS 装置 | 第19-20页 |
·串联型FACTS 装置 | 第20-21页 |
·串、并联混合型FACTS 装置 | 第21-22页 |
·各种FACTS 功能比较 | 第22-23页 |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统一潮流控制器简介 | 第23-24页 |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课题背景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UPFC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9-39页 |
·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工作方式 | 第30-35页 |
·串联侧的工作方式 | 第30-33页 |
·并联侧的工作方式 | 第33-35页 |
·潮流控制特性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UPFC 常规控制策略及其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39-55页 |
·UPFC 的控制系统 | 第39-40页 |
·基于传统PI 控制的UPFC 系统级主控制器 | 第40-47页 |
·UPFC 并联侧PI 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UPFC 串联侧定PI 控制策略设计 | 第41-43页 |
·主控制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43-47页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43-44页 |
·UPFC 稳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44-46页 |
·UPFC 暂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46-47页 |
·UPFC 辅助控制器设计 | 第47-54页 |
·阻尼特性分析 | 第47-52页 |
·辅助控制器的设计 | 第52页 |
·辅助控制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UPFC 模糊PI 自整定控制策略及其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第55-65页 |
·模糊PI 自整定控制 | 第55-56页 |
·串联侧模糊PI 自整定主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1页 |
·串联侧模糊PI 自整定主控制器的设计 | 第57页 |
·模糊PI 自整定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57-61页 |
·动态仿真 | 第61-63页 |
·稳态潮流调节仿真 | 第62-63页 |
·三相短路暂态仿真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UPFC 装置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动模实验 | 第65-86页 |
·实验装置简介 | 第65-66页 |
·监控系统 | 第66-75页 |
·监控系统介绍 | 第66-67页 |
·录波单元 | 第67-68页 |
·录波模块 | 第67-68页 |
·录频模块 | 第68页 |
·控制单元 | 第68-74页 |
·同步脉冲发生器 | 第69页 |
·总线控制器 | 第69-70页 |
·开关量输入模块 | 第70-71页 |
·开关量输出模块 | 第71页 |
·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 | 第71-73页 |
·异步通讯电路 | 第73-74页 |
·系统级控制器 | 第74页 |
·监控系统上位机的实现 | 第74-75页 |
·动模实验 | 第75-84页 |
·主电路参数 | 第75页 |
·传统PI 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82页 |
·模糊PI 自整定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录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