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交流电机变频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15-19页 |
·变频调速控制概述 | 第15页 |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策略 | 第15-18页 |
·恒压频比控制 | 第16-17页 |
·矢量控制策略(FOC) | 第17-18页 |
·直接转矩控制(DTC)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矢量控制的原理与策略研究 | 第19-47页 |
·坐标变换 | 第19-21页 |
·三相到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 | 第19-20页 |
·两相静止到旋转坐标系变换 | 第20-21页 |
·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21-25页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异步电机模型 | 第22-23页 |
·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模型 | 第23-24页 |
·旋转M、T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5页 |
·磁场定向方式对比 | 第25-28页 |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 | 第25-26页 |
·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 | 第26-27页 |
·按气隙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 | 第27-28页 |
·电流滞环跟踪与电压解耦控制比较 | 第28-32页 |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 | 第28-30页 |
·电压解耦 | 第30-32页 |
·直接矢量控制与间接矢量控制 | 第32-34页 |
·间接矢量控制 | 第32-33页 |
·直接矢量控制 | 第33-34页 |
·转子磁链观测 | 第34-38页 |
·基于电流模型的转子磁链观测 | 第34-36页 |
·基于电压模型的转子磁链观测 | 第36-37页 |
·组合模型的转子磁链观测 | 第37-38页 |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 | 第38-42页 |
·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 第39-40页 |
·空间矢量调制的实现方法 | 第40-42页 |
·高速弱磁控制 | 第42-46页 |
·弱磁区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 第42-44页 |
·传统弱磁方法 | 第44-45页 |
·电压轨迹弱磁法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 第47-53页 |
·系统仿真结构 | 第47-48页 |
·仿真条件 | 第48-49页 |
·主要模块 | 第49-50页 |
·电压解耦模块 | 第49页 |
·SVPWM模块 | 第49-50页 |
·高速弱磁模块 | 第50页 |
·仿真结果 | 第50-52页 |
·电流滞环控制和电压解耦控制对比 | 第50-51页 |
·传统弱磁和电压轨迹弱磁方法仿真对比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TMS320F28335的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 第53-63页 |
·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第53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3-56页 |
·功率电路 | 第53-54页 |
·辅助电源电路 | 第54页 |
·控制电路 | 第54-56页 |
·软件设计 | 第56-59页 |
·系统程序架构 | 第56-57页 |
·主中断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主要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