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缩写词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棉花的概述 | 第16页 |
·棉花纤维的发育过程 | 第16-17页 |
·棉花纤维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我国棉纤维品质现状 | 第17页 |
·研究棉纤维发育的意义 | 第17页 |
·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17-21页 |
·棉花纤维发育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21-23页 |
·棉花纤维的发育机制 | 第23-35页 |
·纤维细胞的分化与起始 | 第23-25页 |
·纤维细胞起始期的形态生理变化 | 第24页 |
·棉花纤维细胞的起始分化时间 | 第24-25页 |
·棉纤维起始分化的分子机理 | 第25页 |
·棉纤维的伸长 | 第25-29页 |
·棉纤维伸长的内在动力 | 第26页 |
·棉纤维伸长的方向 | 第26页 |
·胞间连丝开关调控纤维细胞伸长 | 第26-27页 |
·棉纤维细胞产生膨压的分子生理机制 | 第27-28页 |
·棉纤维细胞壁松弛的分子机制 | 第28-29页 |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第29-33页 |
·棉纤维次生壁沉积的起始信号 | 第29页 |
·纤维素合成底物的产生途径 | 第29-30页 |
·纤维素合成的场所 | 第30页 |
·纤维素生物合成过程 | 第30-32页 |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分离 | 第32-33页 |
·细胞骨架与棉花纤维发育 | 第33-35页 |
·棉花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表达研究 | 第35-36页 |
·分离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 第36-38页 |
·差异显示PCR | 第36页 |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 第36页 |
·cDNA-AFLP | 第36-37页 |
·抑制差减杂交 | 第37页 |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 第37页 |
·基因芯片 | 第37-38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的方法研究陆地棉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 | 第40-59页 |
·前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植物材料 | 第40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47页 |
·RNA提取及纯化 | 第42页 |
·棉纤维SSH文库构建 | 第42-43页 |
·SSH文库分析 | 第43页 |
·差异筛选 | 第43-44页 |
·测序和数据分析 | 第44页 |
·Northern杂交 | 第44页 |
·RT-PCR分析 | 第44-47页 |
·DNase处理 | 第44-45页 |
·RNA定量 | 第45页 |
·cDNA逆转录 | 第45页 |
·PCR | 第45-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棉花纤维SSH cDNA文库构建 | 第47-49页 |
·序列分析及BLAST检索结果 | 第49-51页 |
·Northern杂交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RT-PCR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一个细胞类型对多个组织的抑制差减杂交 | 第55页 |
·采用SMART cDNA PCR产生SSH Tester和Driver的优缺点 | 第55-56页 |
·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 第56页 |
·棉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 | 第56-59页 |
·棉纤维的伸长 | 第56-57页 |
·细胞骨架与棉纤维的发育 | 第57-58页 |
·几丁质酶与纤维发育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棉纤维特异表达水通道蛋白基因GhPIP1-2和GhγTIP1的分子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第59-84页 |
·前言 | 第59-61页 |
·材料 | 第61页 |
·植物材料 | 第61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61页 |
·主要试剂 | 第61页 |
·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6页 |
·基因组DNA抽提 | 第61-62页 |
·Southern杂交 | 第62-63页 |
·酶切 | 第62页 |
·电泳转膜 | 第62页 |
·杂交 | 第62-63页 |
·5'RACE以及3'RACE | 第63-64页 |
·RACE引物设计 | 第63页 |
·第一链cDNA合成 | 第63页 |
·PCR | 第63-64页 |
·扩增产物的回收、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64页 |
·序列分析 | 第64页 |
·基因组序列的扩增 | 第64-65页 |
·两步法定量RT-PCR分析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 | 第65-66页 |
·RNA抽提和cDNA合成 | 第65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65-66页 |
·PCR | 第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81页 |
·GhPIP1-2以及GhγTIP1的全长cDNA扩增 | 第66-68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74页 |
·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68-69页 |
·潜在修饰位点的预测 | 第69页 |
·信号肽分析 | 第69页 |
·跨膜结构域预测(疏水分析) | 第69-70页 |
·GhPIP1-2、GhγTIP1与一些植物AQPs的进化树分析 | 第70-71页 |
·GhPIP1-2、GhγTIP1与一组植物PIPs、TIPs的多重序列比较 | 第71-73页 |
·三维结构预测 | 第73-74页 |
·基因组序列扩增以及内含子分析 | 第74-77页 |
·Southern分析 | 第77-79页 |
·表达特征分析 | 第79-81页 |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79页 |
·Real-time PCR表达分析 | 第79-81页 |
·讨论 | 第81-84页 |
·植物AQPs基因的命名 | 第81页 |
·棉花AQPs家族 | 第81-84页 |
·棉花PIPs、TIPs亚家族基因的保守性与多样性 | 第82-83页 |
·AQPs参与棉纤维的伸长发育 | 第83-84页 |
第四章 四个棉纤维特异表达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第84-108页 |
·前言 | 第84-85页 |
·材料 | 第85页 |
·植物材料 | 第85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85页 |
·主要试剂 | 第85页 |
·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第85页 |
·方法 | 第85-87页 |
·5'以及3'RACE | 第85-86页 |
·扩增产物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86页 |
·序列分析 | 第86页 |
·基因组序列扩增 | 第86页 |
·Southern分析 | 第86页 |
·Real-time PCR | 第86-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104页 |
·四个陆地棉AGPs基因的全长cDNA扩增 | 第87-90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0-98页 |
·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90页 |
·潜在修饰位点的预测 | 第90页 |
·信号肽分析 | 第90-92页 |
·跨膜结构域预测 | 第92-93页 |
·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93-96页 |
·GPI锚定预测 | 第96页 |
·五个棉花AGPs的多重序列比较 | 第96-98页 |
·基因组序列扩增结果 | 第98页 |
·Southern杂交结果 | 第98-101页 |
·表达特征分析 | 第101-104页 |
·Northern杂交结果 | 第101页 |
·Real-time PCR结果 | 第101-104页 |
·讨论 | 第104-108页 |
·陆地棉AGPs基因家族 | 第104页 |
·Fasciclin-like AGPs(FLA) | 第104-105页 |
·AGPs的GPI锚定化 | 第105页 |
·棉花AGPs基因的表达多样性及潜在的功能多样性 | 第105-108页 |
·AGPs与细胞伸长 | 第106页 |
·AGPs与次生细胞壁发育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陆地棉纤维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及分析 | 第108-119页 |
·前言 | 第108页 |
·材料 | 第108-109页 |
·植物材料 | 第108-109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109页 |
·主要试剂 | 第109页 |
·方法 | 第109-111页 |
·引物设计 | 第109页 |
·Genome-walking | 第109-111页 |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第109页 |
·基因组DNA酶切 | 第109-110页 |
·DNA的纯化 | 第110页 |
·接头连接 | 第110页 |
·PCR | 第110-111页 |
·扩增产物的回收、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111页 |
·序列分析 | 第11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7页 |
·讨论 | 第117-119页 |
·Genome walking与启动子克隆 | 第117-118页 |
·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表达 | 第118页 |
·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启动子的表达特性验证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利用RNA干涉验证几个陆地棉纤维特异表达基因功能的初步进展 | 第119-127页 |
·前言 | 第119页 |
·材料 | 第119-120页 |
·植物材料 | 第119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119-120页 |
·主要试剂 | 第120页 |
·主要培养基配方 | 第120页 |
·方法 | 第120-122页 |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20-121页 |
·引物设计 | 第120-121页 |
·PCR | 第121页 |
·BP重组反应以及重组片段的检测 | 第121页 |
·农杆菌介导的棉花下胚轴遗传转化 | 第121-122页 |
·转基因分析 | 第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5页 |
·转基因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122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122-125页 |
·讨论 | 第125-127页 |
·关于多基因家族的基因功能验证 | 第125页 |
·重组酶作用时间的长短对重组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遗传转化中出现的非正常再生植株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