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研究背景 | 第15-25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第15-18页 |
| ·概述 | 第15-16页 |
| ·可视化的对象和过程 | 第16-17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 | 第17-18页 |
| ·地震数据 | 第18-22页 |
| ·地震数据的形成 | 第18-20页 |
| ·数据的存储格式 | 第20-21页 |
| ·地震数据显示的基本类型 | 第21-22页 |
| ·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国内外现状 | 第22页 |
| ·开放式图形库OpenGL | 第22-24页 |
| ·简介 | 第22-23页 |
| ·OpenGL的主要功能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地震数据的二维图形绘制 | 第25-37页 |
| ·曲线图绘制(Wiggle图) | 第25-29页 |
| ·归一化处理 | 第25-26页 |
| ·坐标计算 | 第26-27页 |
| ·基于控制点反算的Bezier曲线拟合 | 第27-29页 |
| ·绘制结果 | 第29页 |
| ·颜色图绘制(Color图) | 第29-33页 |
| ·颜色映射 | 第29-30页 |
| ·一种实时采样与插值算法 | 第30-32页 |
| ·绘制结果 | 第32-33页 |
| ·黑白区域图绘制(B+W) | 第33-36页 |
| ·多边形填充 | 第33-34页 |
| ·一种波形分割算法 | 第34-36页 |
| ·绘制结果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地震数据的直接体绘制 | 第37-49页 |
| ·体绘制方法概述 | 第37-39页 |
| ·地震数据的体素模型 | 第39-40页 |
| ·图形输出描述 | 第40-41页 |
| ·图像输出过程 | 第40-41页 |
| ·基本坐标系 | 第41页 |
| ·一种基于多纹理映射的加速splatting算法 | 第41-47页 |
| ·预处理 | 第42-44页 |
| ·数据体分割 | 第44-45页 |
| ·体素投影 | 第45-46页 |
| ·纹理映射与融合 | 第46-47页 |
| ·算法描述 | 第47页 |
| ·绘制结果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地震数据可视化系统 | 第49-56页 |
| ·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49-51页 |
| ·系统功能描述 | 第51页 |
| ·软件架构 | 第51-52页 |
| ·图形绘制模块 | 第52-54页 |
| ·软件运行结果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1、工作总结 | 第56页 |
| 2、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