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缘由与思路 | 第10-11页 |
| ·实际应用价值 | 第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针对近代乡村的研究 | 第11-13页 |
| ·针对当代乡村的研究 | 第13页 |
| ·法学的切入 | 第13-15页 |
| ·主要概念交代 | 第15-17页 |
| 第2章 历史视域中国家与乡村的法权关系的状况 | 第17-25页 |
| ·国家与乡村法权关系的历史表象 | 第17-20页 |
| ·公共领域的自发治理 | 第17-18页 |
| ·对国家权力的反讽和抵制 | 第18-19页 |
| ·历史流变中合法性进一步削弱 | 第19-20页 |
| ·国家与乡村法权关系中体现的乡村特性 | 第20-25页 |
| ·乡村:自在自为体 | 第20-22页 |
| ·乡村:集合体 | 第22-23页 |
| ·乡村:权利意识体 | 第23-25页 |
| 第3章 民国时期国家权力下沉乡村的制度选择及制度技术 | 第25-47页 |
| ·国民政府的制度选择 | 第25-32页 |
| ·乡村自治制度 | 第25-28页 |
| ·土地制度 | 第28-31页 |
| ·福利制度 | 第31-32页 |
| ·革命政府的制度选择 | 第32-38页 |
| ·民主制度 | 第32-34页 |
| ·土地制度 | 第34-37页 |
| ·福利制度 | 第37-38页 |
| ·制度技术分析 | 第38-47页 |
| ·象征资本技术 | 第38-41页 |
| ·组织技术 | 第41-44页 |
| ·应变力技术 | 第44-47页 |
| 第4章 当代国家权力下沉乡村的现实困境和法学启示 | 第47-56页 |
| ·当代国家权力下沉乡村的现实难题 | 第47-50页 |
| ·法律合法性受到挑战,权力被揶揄 | 第47-49页 |
| ·法律背后的权力技术微弱 | 第49-50页 |
| ·当代法治中国的可能 | 第50-56页 |
| ·法权观的预设:客观对待权力 | 第50-52页 |
| ·权力技术的注意 | 第52-54页 |
| ·生命权力的普适:一种广义的法律的普适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