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现实背景第11-12页
     ·理论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选题的提出第14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页
     ·实践意义第14-15页
   ·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第15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8-70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第18-40页
     ·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思想演进概述第18-20页
     ·主要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第20-35页
     ·经济增长理论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现实意义第35-40页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40-64页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第40-47页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第47-58页
     ·国家创新体系中大学地位与作用的国际比较第58-64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第64-70页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概述第64-67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第67-70页
第3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分析第70-89页
   ·区域创新体系第70-77页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第70-71页
     ·区域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71-72页
     ·区域创新能力分析第72-77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第77-81页
     ·高校科技创新的界定第77页
     ·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第77-79页
     ·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第79-80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第80-81页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主体与功能第81-88页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主体第81页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要素主体的功能第81-83页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第83-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4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第89-121页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89-92页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第89-90页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90-92页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第92-113页
     ·评价方法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第92页
     ·数据采集及方法运用第92-110页
     ·比较分析的结论第110-113页
   ·江西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的实证分析第113-120页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概况第113-114页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比较指标的选择与设置第114-115页
     ·江西1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第115-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5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第121-145页
   ·江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第121-139页
     ·江西动态生产函数的建立第121-123页
     ·江西动态生产函数的估计(1980年至2005年)第123-126页
     ·江西历年全要素生产率核算(1980年至2005年)第126-128页
     ·江西历年技术进步因子核算(1980年至2005年)第128-132页
     ·江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核算(1980年至2005年)第132-139页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第139-143页
     ·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技术进步的生力军第139-141页
     ·高校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的短期效用分析第141-143页
     ·"十五"期间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第6章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145-173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第145-149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145-146页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146-148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江西第148-149页
   ·加快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第149-164页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第149-152页
     ·弘扬学术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高校科技创新氛围第152-154页
     ·推进创新基地建设,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第154-156页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建设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第156-159页
     ·优化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配置效率第159-161页
     ·坚持制度创新,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第161-164页
   ·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164-173页
     ·经济转型时期江西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164-165页
     ·产学研合作创新;高校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第165-168页
     ·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第168-171页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171-173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73-175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73页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冬季欧亚积雪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