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管理层收购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第10-16页 |
(一)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与几个相近概念比较分析 | 第10-12页 |
1、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2、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11-12页 |
(二)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管理层收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管理层收购的法理分析 | 第13页 |
(三) 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源起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第13-15页 |
1、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第14页 |
2、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 第14-15页 |
(四) 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意义 | 第15-16页 |
1、集团企业资产的剥离 | 第15页 |
2、防御敌意收购,上市公司“非市场化” | 第15页 |
3、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造就中国职业经理阶层 | 第15页 |
4、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 第15-16页 |
5、实施MBO是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 | 第16页 |
6、目标企业的持续经营 | 第16页 |
二、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环境分析 | 第16-23页 |
(一) 我国管理层收购所处的法律环境概述 | 第16-18页 |
(二)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1、新《公司法》和《证券法》为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搭建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平台 | 第18-19页 |
2、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市场要素已初步具备 | 第19页 |
(三) 我国管理层收购面临的法律困境 | 第19-23页 |
1、收购主体尴尬 | 第20页 |
2、融资环境恶劣 | 第20-21页 |
3、定价规则混乱 | 第21-22页 |
4、信息披露缺失 | 第22-23页 |
三、构建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框架的几个设想 | 第23-32页 |
(一) 明确管理层收购的主体 | 第24-25页 |
(二) 界定目标企业的范围 | 第25-26页 |
1、目标企业的范围 | 第25页 |
2、目标企业的选择标准 | 第25-26页 |
(三) 严格管理层收购的程序 | 第26页 |
(四) 建立适合管理层收购的金融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1、拓宽融资渠道 | 第26-27页 |
2、强化银行融资审查 | 第27页 |
(五) 构建科学的定价制度 | 第27-29页 |
1、规定MBO的定价依据 | 第27-28页 |
2、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 第28页 |
3、规范中介机构的评估、审计、顾问的职业行为 | 第28-29页 |
4、强化定价过程的信息披露 | 第29页 |
(六) 加强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 | 第29-32页 |
1、信托信息披露问题 | 第29-30页 |
2、融资信息披露 | 第30页 |
3、定价信息披露 | 第30-31页 |
4、非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信息披露 | 第31-3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