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技术研究及五道棋博弈系统开发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计算机博弈情况概述 | 第12-15页 |
·棋类博弈问题的特征 | 第12页 |
·国际象棋计算机博弈情况回顾 | 第12-13页 |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情况回顾 | 第13-15页 |
·研究计算机博弈的意义 | 第15-17页 |
·计算机博弈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有力挑战 | 第15-16页 |
·计算机象棋博弈推动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 第16页 |
·计算机博弈有利于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 第16页 |
·计算机象棋博弈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16-17页 |
·计算机象棋博弈为IT公司展示自己建立了平台 | 第17页 |
·计算机象棋博弈促进了国粹的发展和提高 | 第17页 |
·棋类博弈中的相关名词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象棋计算机博弈过程建模及数学表示 | 第20-32页 |
·中国象棋博弈的特征 | 第20页 |
·博弈状态的演化过程 | 第20-21页 |
·博弈树 | 第21-22页 |
·棋局的数学表示 | 第22-25页 |
·兵种和棋子的表示 | 第22-23页 |
·棋局的状态矩阵 | 第23-24页 |
·棋子的位置矩阵 | 第24-25页 |
·其它用到的矩阵 | 第25页 |
·博弈过程中的着法生成与数学表示 | 第25-30页 |
·棋盘扫描法 | 第26-28页 |
·模版匹配法 | 第28-29页 |
·预置表法 | 第29-30页 |
·其它方法 | 第30页 |
·棋局评估函数 | 第30-32页 |
第3章 算子及搜索技术的研究 | 第32-46页 |
·棋局的状态空间与状态转换 | 第32-34页 |
·棋局的状态空间 | 第32-33页 |
·棋局的状态转换 | 第33-34页 |
·算子的概念 | 第34-35页 |
·算子的实现 | 第35-37页 |
·搜索技术的研究 | 第37-46页 |
·搜索策略 | 第37-39页 |
·搜索算法分类 | 第39-41页 |
·常用搜索算法分析 | 第41-46页 |
第4章 五道棋博弈程序的设计及开发 | 第46-92页 |
·五道棋游戏介绍 | 第46-50页 |
·五道棋游戏简介 | 第46页 |
·五道棋的行棋规则 | 第46-48页 |
·五道棋博弈的胜负规则 | 第48-49页 |
·五道棋博弈问题的描述 | 第49-50页 |
·系统功能定义与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系统功能定义 | 第50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第51-60页 |
·消息映射与命令传递 | 第52-56页 |
·消息响应处理简介 | 第56-60页 |
·界面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第60-75页 |
·棋盘的数据表示 | 第60-62页 |
·棋子编码 | 第62页 |
·着法数据表示 | 第62-64页 |
·局面数据结构 | 第64-65页 |
·绘图模块 | 第65-66页 |
·着法判断及局面更新模块 | 第66-75页 |
·自动搜索、评估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第75-87页 |
·基本算法描述 | 第75-76页 |
·搜索策略的选择 | 第76页 |
·评估函数的建立和使用 | 第76-84页 |
·循环吃子的处理 | 第84-87页 |
·保存棋谱和博弈复盘的处理 | 第87-92页 |
·保存棋谱 | 第87-89页 |
·博弈复盘的处理 | 第89-92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92-9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2-9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