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联芳基类骨架的轴手性磷配体的不对称合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1.1 联芳基类单磷配体的合成方法第9-16页
    1.2 联苯类单磷配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16-23页
    参考文献第23-27页
第二章 钯催化的磷氧导向的碳-氢键酰化第27-61页
    2.1 磷氧导向的碳-氢键官能团化第27-29页
        2.1.1 磷氧导向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发展现状第27-28页
        2.1.2 经过七元环钯过渡态实现的磷氧导向的碳-氢键官能团化第28-29页
    2.2 共轭辅助的碳-氢键酰化反应第29-31页
    2.3 钯催化的磷氧导向的碳-氢键酰基化反应第31-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2.4.1 以苯甲酰甲酸为酰化试剂实现的碳-氢键酰基化第32-35页
        2.4.2 以苄醇为酰化试剂实现的碳-氢键酰基化第35-38页
        2.4.3 以苯甲醛和甲苯为酰化试剂实现的碳-氢键酰基化第38页
        2.4.4 酰基化产物在合成中的应用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页
    2.6 实验部分第39-44页
        2.6.1 实验仪器和溶剂第39-40页
        2.6.2 底物的合成方法第40-41页
        2.6.3 以苯甲酰甲酸为酰化试剂进行碳-氢键酰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第41页
        2.6.4 以苯甲醇为酰化试剂进行碳-氢键酰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第41-42页
        2.6.5 以苯甲醛和甲苯为酰化试剂进行碳-氢键酰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第42页
        2.6.6 酰基化产物在合成中的应用反应的一般步骤第42-44页
    2.7 产物表征第4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第三章 钯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碳-氢键活化及动态动力学拆分合成轴手性联芳基类单磷配体前体第61-87页
    3.1 通过动态动力学拆分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简介第61-6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3.2.1 钯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碳-氢键烯基化及动态动力学拆分第62-65页
        3.2.2 钯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碳-氢键醋酸化及碘化第65页
        3.2.3 钯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碳-氢键羟基化第65-66页
        3.2.4 钯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碳-氢键苯甲酰化第66页
    3.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3.4 实验部分第67-73页
        3.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7页
        3.4.2 合成底物8的一般步骤第67-69页
        3.4.3 合成底物12的一般步骤第69-70页
        3.4.4 不对称的碳-氢键活化的一般步骤第70-73页
    3.5 产物表征第73-86页
    参考文献第86-87页
第四章 非对映选择性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第87-110页
    4.1 前言第87-8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8-92页
        4.2.1 条件筛选第88-89页
        4.2.2 底物扩展第89-91页
        4.2.3 磷酯的亲核取代反应第91页
        4.2.4 三价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第91-92页
    4.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4.4 实验部分第93-97页
        4.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93页
        4.4.2 合成手性磷酯底物的一般方法第93-94页
        4.4.3 不对称Suzuki-Miyaura偶联的一般步骤第94页
        4.4.4 各种亲核反应的一般步骤第94-97页
    4.5 产物表征第97-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第五章 分子内的不对称自由基碳-氢键胺化合成轴手性氮-磷配体第110-162页
    5.1 前言第110-11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12-123页
        5.2.1 条件筛选第112-114页
        5.2.2 底物扩展第114-118页
        5.2.3 反应机理研究第118-120页
        5.2.4 产物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第120-121页
        5.2.5 以碘化产物为偶联试剂实现的偶联反应第121-122页
        5.2.6 串联环化反应的产物中轴手性存在的证明第122-123页
    5.3 本章小结第123页
    5.4 实验部分第123-133页
        5.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23-124页
        5.4.2 底物合成的一般步骤第124-127页
        5.4.3 分子内的自由基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第127页
        5.4.4 串联自由基氧化胺化碘化的一般步骤第127-128页
        5.4.5 串联自由基氧化胺化溴化的一般步骤第128页
        5.4.6 轴手性氮磷配体合成的一般步骤第128-130页
        5.4.7 以碘化产物为偶联试剂实现的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第130-132页
        5.4.8 “Click chemistry”的一般步骤第132页
        5.4.9 串联环化产物中轴手性存在的证明实验的一般步骤第132-133页
    5.5 产物表征第133-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2页
总结与展望第162-16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产业与美国新经济
下一篇:从科索沃战争看铁托时期民族政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