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研究--以大同市新荣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概述及研究区概况 | 第16-21页 |
·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自然气候 | 第18页 |
·自然资源 | 第18-19页 |
·数据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遥感图像处理 | 第21-32页 |
·遥感影像的校正 | 第21-24页 |
·辐射校正 | 第21-22页 |
·几何精校正 | 第22-24页 |
·遥感影像的配准 | 第24-25页 |
·遥感影像的融合处理 | 第25-29页 |
·遥感影像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遥感影像融合 | 第26-29页 |
·遥感影像的图像镶嵌 | 第29-31页 |
·制作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遥感图像分类 | 第32-48页 |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类型的确定 | 第32-33页 |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第32-33页 |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 | 第33页 |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 | 第33-48页 |
·计算机自动分类 | 第35-40页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 第40-43页 |
·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方法 | 第43-48页 |
第五章 外业核查和精度分析 | 第48-56页 |
·进行外业调查的原因 | 第48-50页 |
·图斑属性的确认 | 第48-49页 |
·点位、线状地物宽度、面积的测量 | 第49-50页 |
·零星地类与遗漏图斑的补调 | 第50页 |
·外业调查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 第50-51页 |
·基本方法 | 第50页 |
·基本要求 | 第50-51页 |
·外业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51-56页 |
·境界权属调查 | 第51-52页 |
·线状地物调查 | 第52页 |
·地类图斑调查 | 第52-53页 |
·零星地类调查 | 第53页 |
·地类确定 | 第53-55页 |
·解译精度分析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内业处理与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 第56-60页 |
·预处理 | 第56页 |
·图件扫描 | 第56页 |
·影像纠正 | 第56-57页 |
·图形分层矢量化 | 第57页 |
·图斑的编辑、属性的录入 | 第57-58页 |
·建立拓扑结构 | 第57页 |
·录入属性 | 第57页 |
·接边、属性项检查 | 第57页 |
·分幅图拼接 | 第57-58页 |
·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 | 第58页 |
·数据库运行 | 第58-59页 |
·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项目 | 第68页 |
1.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8页 |
2.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