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会馆建筑文化探析--以中原地区晋商会馆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的研究的现状和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晋商的兴起与成就 | 第13-23页 |
·明清时期晋商兴起的原因 | 第13-18页 |
·自然地理原因 | 第13-15页 |
·社会变革的原因 | 第15-17页 |
·历史机遇的原因 | 第17-18页 |
·晋商的成就 | 第18-23页 |
·资本最为雄厚 | 第18-19页 |
·经营行业多,活动范围广 | 第19-23页 |
第三章 会馆发展综述 | 第23-31页 |
·会馆定义 | 第23页 |
·会馆产生的原因 | 第23-24页 |
·会馆的发展 | 第24-25页 |
·会馆的分类 | 第25-31页 |
第四章 晋商会馆概述 | 第31-53页 |
·明清晋商会馆的分布状况 | 第31-38页 |
·晋商会馆的分布特点 | 第38-45页 |
·晋商会馆名称分类 | 第45-46页 |
·晋商会馆的功能 | 第46-53页 |
第五章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的空间特点 | 第53-83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的总体特色 | 第53-57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的平面形制 | 第57-58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空间的建筑规制与特色 | 第58-79页 |
·引导空间的建筑规制与特色 | 第59-63页 |
·观戏空间的建筑规制与特色 | 第63-71页 |
·祭祀空间的建筑规制与特色 | 第71-79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空间的建筑造型 | 第79-83页 |
·屋顶的艺术特色 | 第79-81页 |
·会馆建筑的组群艺术 | 第81-83页 |
第六章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的构造技术与装饰艺术 | 第83-103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的结构与构造特色 | 第83-91页 |
·木构架的基本形式 | 第83-84页 |
·建筑结构的创新与突破 | 第84-86页 |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两种模数制的科学运用 | 第86-91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装饰的艺术成就 | 第91-103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的建筑装饰题材 | 第92-94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 | 第94-100页 |
·中原地区晋商会馆建筑装饰奢华与简略并用的原则 | 第100-103页 |
第七章 晋商会馆的文化发掘及其保护 | 第103-111页 |
·晋商会馆建筑的文化内涵 | 第103-105页 |
·晋商会馆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105-106页 |
·晋商会馆现存的问题 | 第106-108页 |
·晋商会馆的保护原则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附录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7页 |